7月10日,国家大容量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启动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杨哲、计划司平台基地处处长曹煜中、省政府副秘书长蔡竞、成都市副市长白刚、四川省科技厅彭宇行厅长、罗玉彬副厅长、周孟林副厅长出席启动会,杨哲副司长、彭宇行厅长为国家大容量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启动授牌,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接牌。
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张兴栋院士、四川省科技厅、成都市科技局、新都区科技局、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普什公司的有关领导、专家和代表共百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由四川省政府秘书长蔡竞主持,李成云副省长、杨哲副司长、白刚副市长分别作了讲话,科技部曹煜中处长宣读了《关于对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论证报告的批复》文件,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介绍了科伦药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情况,国家大容量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梁隆研究员介绍了中心的相关情况。
“国家大容量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部下属的国家级专业工程中心,2009年6月,经四川省推荐,由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申报国家大容量注射剂技术研究中心,2009年10月,得到国家科技部的正式批复同意。科伦药业联合四川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成都普什公司建设该中心,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预计三年内完成建设。
“大容量注射剂”是由静脉途径滴注入体内的大体积注射液,是医疗机构最普遍采用的一种制剂,特别适合危重病人的抢救,当发生战争、自然灾害、重大疫情时,其急救功能是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是我国药品中最具战略地位的剂型。。大容量注射剂为直接滴注入静脉,是高风险剂型,质量至关重要,急需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瓶颈,提高大容量注射剂制造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大容量注射剂产业的发展急需一个平台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孵化和转化,加速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转化。
该中心依托单位科伦药业以2009年销售各类大输液产品22亿瓶(袋),年营业收入32亿元,综合市场占有率23.4%的业绩稳居国内大输液行业第一,于今年六月于深交所上市后,市值突破200亿。科伦药业重视技术创新,深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魂魄,每年研发投入数千万元。在创新药物研发、非专利药品仿制、实用新生产技术开发和新型输液包材创新等四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高端制造和新型材料两个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中,科伦已具备领先的研发优势和持续的赢利能力,并以22亿瓶(袋)的年产销规模,设置了难以逾越的行业壁垒,成为与跨国公司进行市场对话的主导力量。科技部批准科伦药业作为依托单位组建国家大容量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对科伦科技创新的肯定。
李成云副省长表示:“中心”的组建,对加强大容量注射剂相关领域工程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用药、安全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促进科伦药业自身做强做大也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转型期。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要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省委、省政府也提出,要坚持把科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加强自主创新,推动我省经济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因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坚持走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道路,是我们必须落实的重大任务。希望科伦药业和相关单位抓住机遇,夯实工作基础,完善技术措施,把“中心”建设成为拥有先进技术、高质量成果、高水平人才团队的一流中心,建设成为国内医药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为带动我省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产业聚集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作贡献。省科技厅、成都市和相关部门要按照国家要求,对“中心”组建给予全力支持,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提供有力保障,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为进一步提升四川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白刚副市长表示:此次“国家大容量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成功组建,不仅标志着我国大容量注射剂科技领域的技术进步,也标志着我市生物医药平台建设的重大突破。成都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大容量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并将继续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希望作为依托单位的四川科伦药业,要为中心的运行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和保障。同时,希望中心要以“技术创新、工程化、产业化”为指导方针,充分利用依托单位的科研条件及人才优势,建成持续创新、开放和行业资源共享的技术研发转化平台,争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保障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我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做出新的重要贡献!
在今后工作中,国家大容量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继续着力于解决大容量注射剂行业存在关键共性问题,建立大容量注射剂关键共性技术体系,带动行业提高制造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完善大容量注射剂产品创新体系,提高行业创新能力,创制新药品种,增加品种数量;突破重要辅料和包材瓶颈,实现国产化,研发新型大容量注射剂包装材料,推动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完善大容量注射剂工程化和产业化服务体系,为行业提供提供工程化和产业化技术服务,推动行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