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制药工程共同走过的10年

2013增刊

作者:姚远 文章来源:PHT《制药业》 发布时间:2013-05-31
发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前身是天津天士力集团工程技术中心.

发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前身是天津天士力集团工程技术中心。公司为医药及相关工业企业提供工厂建设整体解决方案(EPCM)。经过近10年的发展,发泰公司通过不断的实践创新,不但完善了自身的理论体系,更为中国制药工程领域的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虽然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明显,但通过不懈的努力,中国的制药工程领域在未来将得到快速的发展壮大。

在制药工程领域,欧美发达国家基于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完善的项目经验、完备的人才团队以及良好的市场环境,拥有领先的技术力量。而中国在这一领域尚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之中,发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在这个阶段不但完善了自身的理论体系,更为中国制药工程领域的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发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的业务已涵盖了传统中药、现代中药、化学和生物制药4个板块,涉及口服液、固体药剂、液体药剂、注射剂等多种剂型厂房建设;在非药品方面触及到保健品、化妆品、保健食品3个领域。

改变成就未来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发泰公司共执行了十几个项目,对于一个尚处在成长阶段的公司而言,已经算交出了一份相当不错的成绩单,对此,孙总表示:“发泰正式开始做EPCM(设计采购与施工管理的总承包模式)项目是从2008年的天士力圣特项目,到现在仅仅经过了4年的时间,对于一家工程公司来讲,4年确实很短,在这期间,通过与国外工程公司的学习、交流及共同探讨国内的医药工程,也通过不断地摸索,尤其是近两年的充分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关于发泰公司的4点改变,一是理论体系地逐渐健全,二是项目经验地日趋完善,三是人才团队地逐渐形成,四是市场环境的良好改变。”

理论体系逐渐健全

谈到有关工程的理论体系,传统上都是以设计院为先导的体制,加之中国的医药产业发展也仅仅是一个30年的历程,并没有经历像西方那样长时间的发展阶段,而且对于西药的理解程度也远远不及中药,基于这个情况,中国的医药产业并没有经历一个高速的、商业竞争式的发展阶段,所以说在中国的医药工程领域,过去并没有一套理论体系,也没有标准,这个状态与国外的差距很大。对此,孙总也说道:“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常会出一些国标,改革开放后,大家普遍发现这些国标已经与经济的发展相脱离,也越来越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制药行业亦是如此。目前,GMP法规虽然已经非常接近欧盟的标准,但有关制药工程方面的法规与国外的差距还是很大。我们之所以总要向国外学习,就是因为西方已经拥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与健全的标准,而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建立理论体系的问题可能在短期内还是无法解决,但也确实在逐步完善之中,包括将GMP法规与制药工程相结合的问题。记得发泰在做第一个EPCM项目的时候,集思广议先写出一个工作流程,但却无法实现,知道的东西表达不出来,更谈不上结合标准及规则等。经过这些年的摸索,我们已经针对EPCM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流程,并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支撑,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

项目经验日趋完善

从项目实践的角度,孙总结合自己的经验说道:“对于工程管理而言,能够有一个完善、可被验证的良好体系至关重要,以资源为例,包括人员和设备,过去我们只能管理到队伍,不能落实到更具体的单元,而对于工期的管理,只能具体到月份,也无法落实到更小的单位,这是一种粗放型的管理,原因是出于对很多事情的无法预计。同样,对于设计来说,以前的概念仅仅局限于设计图纸,而现在也认识到施工的计划也应包含其中。另一方面,现在的工程管理中,我们用到了许多信息化的手段,也正在从靠印象记忆过渡到数字化管理的进程之中。随着经验的积累,如今的发泰已经拥有了一套更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当然与国外大公司的差距还是有的,而经验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人员的差距,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三点,人才梯队的建设问题。”

人才团队逐渐形成

人才的竞争是21世纪的核心话题,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人才团队的价值也毋庸置疑,但人才梯队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事,这需要时间的积累与经验的传承。孙总对此说道:“在工程方面,过去中国还没有成熟的产业,还是以设计为例,以前只有传统的设计院工作人员,但这些人只能负责画出的图纸符合法规要求,至于能否将设计转化成实物则仍需探讨,所以说过去设计和实践是断然分开的。发泰在培养人员时,除了要让设计人员学画图、学引用图集等,还要让他们到现场调试系统,使其了解各个子系统与总系统之间的关系,这是人才培养的一个观念上的转变。我们目前有一支叫做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团队,已经成为工程项目的主力军,通过这个团队制作的施工图是准确无误的,可以保证多个部分同时施工且互不影响,因此可以大大缩短施工时间,节约成本。发泰的技术强项也正是在于执行力,也就是能够把最初的设计落实到最终的施工中。人才团队的建设需要时间,但至关重要。”

市场环境趋向良好

过去对于一个中国公司来讲,把医药EPCM作为一个产品,并凭借它在市场上生存,几乎是天方夜谭。而如今再看这个行业,正不断有公司加入到其中,说明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近些年,外部环境的良好变化也给这个市场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有利的条件。目前的趋势是传统设计院逐渐向工程公司方向发展,也就是向EPCM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今后行业中的一个整体趋势,孙总说道:“最初,让中国的药厂接受EPCM的概念是很困难的,更多的药厂还是更倾向于自己做工程,认为那样节约成本,但其实恰恰相反,专业与非专业的还是有相当的差距。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如今的药厂也逐渐地转变了自己的观念,慢慢地接受了EPCM的模式,因为通过工程公司对项目的总包,可以帮助业主降低时间、资金等带来的风险。”

新版GMP推动产业升级

在国内,新版GMP对于药品生产管理提出了严格和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是针对厂房设施、质量体系、验证管理、人员资质等方面提出的,对于制药工程项目来说,这种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中,推动“整个制药业的升级换代”,孙小兵先生介绍说,按照新版GMP的要求,新建、改建工程项目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药厂完成大幅度的技术提升。

由此带来的高昂的生产线改造资金投入,让企业很是头疼。谈到企业应当如何去化解这种压力,孙小兵先生介绍说,这种成本压力在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身上会感受更深一些,“站在工程公司的角度,我们可以做的,一是把设计做透,把工艺体系尽量做得简易,因为任何简易的系统都更容易执行;二是要缩短工期,产品早一天上市,或许就大大缓解了成本的压力”。而要做到这两点,取决于工程公司的经验,和他们对设计、采购、施工各个环节的把握。

项目流程内外有别

“发达国家在制药工程,乃至整个工程领域,一直是全球领先的。这是因为,它可以使设计理念能够最终实施到工程当中去,并通过实践验证达到了客户的要求。而我们还处于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之一体现在流程的不同。”孙小兵先生曾到访爱尔兰,并收获了很多国际知名工程公司的宝贵的全球施工经验。他介绍说,国外公司“项目的第一步是做PFD(Process Flow Diagram,工艺流程图),这是第一个需要确认的工艺及GMP核心概念(conception),如果没有确认好,PFD的变更,会带来后续数倍/数十倍工作量的变更”;第二步是整体模型的建立-空间设计,让客户在感受3D工程项目模型时,如同置身真实的工厂之中,大到厂区绿地规划,小到管道弯头扳手,在模型之中都清晰可见,甚至连阳光的朝向也可以模拟。在如此仿真的项目模型中,客户可以对项目的每一个细枝末节进行确认。确认之后,再出施工图指导施工,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大量的二次设计和修改,大大缩减了成本和工期。

按照国内传统的流程,一般由设计院完成设计,施工队完成二次设计和后续建设,而对于工艺本身的理解及工艺设备的选型是由业主自己来完成的。药厂提供工艺包,设计院只围绕工艺包提供工艺配套辅助设施的设计。这样的流程其弊端在于,设计与实际需求脱节。设计出来的工厂“不好用”,造成多次的拆改和资金的浪费。

EPCM(设计采购与施工管理的总承包模式)是改变国内制药工程领域现状的一种很好的模式。

发泰在国内首先提出做EPCM。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在制药行业鲜有提及。“在国内,药厂工程部不可能天天搞新建工程,相对来说,经验积累少,效率低”,EPCM的优势在此时就显现出来。

首先是设计管理。新版GMP要求工程项目做DQ设计确认,这也是发泰公司目前的服务项目之一。一张简单的图纸往往掩盖了项目实施中的诸多问题,引发后续建设中的反复修改,造成资金和时间的浪费。因此,发泰坚持质量源于设计,从设计抓起,通过对工艺的理解,工艺设备选型评价,关键系统设计,空间布局(碰撞检查)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帮助业主寻找设计中存在的潜在问题,以及是否符合业主的实际需求,达到项目的最终目的。

第二是采购管理。采购管理是设计的基础,在EPCM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发泰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调研全世界各类设备,建立供应商档案,分析供应商差别,快速为客户提供准确的建议,帮助客户完成产业提升。由于质量体系最终要与工艺设备挂钩,人员培训都是围绕工艺设备操作展开的,建筑建设也按照工艺设备参数量身定制的,因此工艺设备的采购成为了一切的核心,并对药厂建设质量和运行成本带来持续性的影响。

第三是施工管理。“做工程第一是安全,第二是质量,第三是工期,第四是成本。施工队伍水平不高,质量体系就很难把控。我们强调按图施工,并且要培训国内施工队伍,规范化国内施工企业”,孙小兵先生介绍说。

第四是验证管理。 验证作为贯穿项目始终的活动,从工厂设计,采购,到建造,至实际使用,每一步均采用不同的测试手段,保证能满足工艺实现,产品质量,法规要求,预防问题的产生。

与国外从设计开始到验证结束都由工程公司完成的总包流程相比,国内目前还相差很远。国内药厂质量人员对于药品质量与工程质量的关系还没有达到整体的认识,亟需“提升工程意识”,孙小兵先生说,这是他目前要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此外,如何将质量体系文件与工程文件相结合,是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中药是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相比于生物制药在西方发展的良好趋势,孙总认为中国的生物产业就目前来看还不算主流,占医药总GDP的比例也并大,人才也比较短缺。对于工程公司来说,生物制药则是一个相对更为精细的领域,根据这个特点,可能并不需要大规模、复杂的设计、建造厂房设施等。相比之下,化学药物和中药仍占主流。谈到中药,孙总非常看好这一领域:“中药作为国粹,如何把它发扬光大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比如中药根据不同种类在生产当中遇到的不同问题、生产条件如何改良、在配比时可否按照药物有效成分配比而不是按照药材的重量等。中药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虽不通俗易懂,但相比西药,中国人有更深入的了解。中药产业提升的空间很大,当然这就需要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理念来助其发展,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组织来规范行业。中药一定是中国未来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未来发展

对于发泰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孙总谈到:“发泰目前由两个公司组成,一个是发泰(天津)医药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药厂的交钥匙工程(从方案设计到GMP证书);另一个公司是发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制药枕式包装生产线和提取生产线的生产。由于发泰是伴随着天士力集团而成长起来,因此我们的中药设备比较先进,从提取到制剂,再到包装,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并拥有很多自主知识产权,将来我们会大力发展中药领域的工程设计与建设。因此,发泰准备单独组织销售团队,开辟中药工程这个领域,这也将会成为发泰未来的一个特色。对于工程公司来讲,主要工作还在于设计、计划、管理、沟通、协调,因此发泰未来的目标就是要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利用默契的团队配合以及先进的工具在未来5年承接更多的项目。”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