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析2015年互联网医疗政策布局

文章来源:互联网医疗中国会政策研究小组/陈新 发布时间:2015-01-06
2015年,是卫生健康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将是十三五规划的布局之年。虽然2014年卫生健康领域相关顶层政策文件频出,从调整生育政策、基层公立医院、社会资本办医、扩容大病保险等宏观指向性规划,到改善医患关系、医生多点执业、分级诊疗、规范远程医疗等具体操作指南,的确都不断触及到卫生健康体制机制的深层矛盾。

2015年,是卫生健康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将是十三五规划的布局之年。虽然2014年卫生健康领域相关顶层政策文件频出,从调整生育政策、基层公立医院、社会资本办医、扩容大病保险等宏观指向性规划,到改善医患关系、医生多点执业、分级诊疗、规范远程医疗等具体操作指南,的确都不断触及到卫生健康体制机制的深层矛盾。然而,卫生健康领域的局面绝不可能在一年之间厘清,体制机制方面的深层改革必将交由十三五规划来继续贯彻执行。因此,互联网医疗中国会政策研究员陈新认为,2015年,将是卫生健康领域不同监管主体,以及不同利益主体互相角力的一年,但卫生健康领域向更深层面改革前进的方向不会反复。在此背景下,做好2015年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布局,打好提前量,对企业在今后5年内的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5年宏观医疗政策以稳为主

2015年医疗健康领域的顶层设计仍将延续2014年确立的方向,在局部会稍有变动。首先,生育政策将会谨慎调整。自单两孩实施一年多来,局部婴儿潮形成的压力已经显现。如何局部微控,将是未来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其次,大病保险将进一步吸收商业资本进入。随着大病保险试点工作推开,各地财政负担也逐步显现。2015年将是商业保险深度参与的机遇之年。第三,进一步探索社会办医。由于社会办医小、散、乱问题一直较为突出,2015年仍处于社会办医的制度考量和建设期,需慎思谨行。最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将全面推进。2015年全面推进全国的县级医院综合改革的具体指标不断明了,给予外界参与提供了宽松环境。

互联网医疗企业生存需深度绑定医疗、科技资源

2015年开始,互联网医疗行业将进入洗牌期。据统计移动医疗APP已达2000多款,覆盖范围主要集中在预约挂号、导诊问诊、信息交流领域,日益呈现出服务的同质化。另一方面,参与互联网医疗的主体除支付宝、春雨、BAT等商业公司外,部分地方政府,以及一批公私立医院也都认识到这部分市场的巨大利润,并已陆续开始自主研发互联网医疗程序,或寻求行业领先公司合作开拓市场。在公立医疗机构收紧公共卫生资源之时,大批缺少与医院有效、持续、稳定对接,没有自身人才积累、技术壁垒的中小公司十分有可能会陆续掉队。

互联网医疗企业发展布局还需看得远、动作快

互联网医疗长期发展,要考虑社会效应。今后卫生健康需求仍会围绕应对人口老龄化、防控重大慢性病、满足基本医疗需求这三个基本核心展开,2015年可以考虑在以下一些具体领域布局:

提升人口质量方面

考虑布局安全避孕节育和出生缺陷防治。可考虑购买一批新型避孕节育新技术,以及出生缺陷筛查技术用于商业化推广。此外,也可考虑构建针对男性的生殖宣教平台,建立专门针对孕期妇女用药品库,以及对儿童疾病导诊、用药指导的数据库,在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出生缺陷上做文章。

在慢性病防治方面

考虑布局高新医疗技术,以及患者数据的搜集。具体到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考虑与专业研究机构共同调研、整理、开发患者相关数据。在临床诊疗方面,可以考虑争取与国家、地方的心血管病临床诊疗中心合作,引入先进诊疗技术,建立自身技术壁垒。恶性肿瘤防治方面,除关注预防早治,术后康复外,可考虑适当引入中医调理、临终关爱等具体线下服务。另外,针对代谢类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血液净化等国家关注度高的具体病种的预防、诊疗、康复也都应提前筹划,做好资源整合和线下布局。

在常见病和流行病防治方面

除考虑布局胃肠病、妇女儿童常见病、骨折、职业病等常见多发病外,也可另辟蹊径针对甲型流感等烈性传染病,与各地CDC、疫苗研发厂商合作,开放疫情控制、预防保健、疫情监测等方面的工作。针对常见病,可协助提出乡镇卫生院、社区诊所的信息化标准、总体建设方案、信息化支撑平台方案及配套标准,共同承担药品采购、配送、居家使指导的有关工作,协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规范化水平。针对传染病,重点考虑与疫病监测机构、科研机构合作,将能快速检测技术、药物、疫苗研发和防护中的科研成果投入产业化。此外,对于口腔类病变,眼部病变,耳部病变等目前关注点之外的具体病种也可重点考虑。

在新技术和设备推广方面

考虑结合推进我国医疗器械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医疗器械的国产化水平的大趋势进行布局。我国医疗器械领域的重大产品不断取得突破,数字化医疗设备关键技术及产品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批数字化、智能化、便携式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到了基层医疗机构。如何借力这些现有科研成果,获得政府支持,将这批成果产业化、商业化,也将是未来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增长点。

医疗健康知识的宣讲方面。提高基层医生,广大患者的医疗健康知识是推动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条件和动力。在此方面,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已开展了多年针对公众的健康知识普及活动,但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如何充分借助政府在科普工作中的推动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互联网企业在传播上的优势,实现数据有效集成、汇交和共享,继而做好大数据分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另一种视角

在实践层面,互联网医疗目前还是较为集中在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管理领域,虽在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推开了以社区医院为核心,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医疗监测服务,但实际上,需要互联网医疗的服务对象除去患者,也包括广大医院,甚至是地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完善医院和医生评估系统

由于医疗服务的专业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优质医疗资源的闲置。就此,可以考虑与部分有闲置优质医疗资源的医院深度合作。突破口可以放在对优势科室的全行业评估,建立医院医疗服务信息发布平台,促进患者掌握足够的正确信息来选择医院。在此基本服务之上,可从全局考虑,继而对不同医院的治理结构、发展思路、资源配比、医务服务能力综合评估,并公开发布,提升在医院、科室方面评价的行业地位。

卫生资源效率评价和资源配置系统

基于卫生资源的有限性,按照何种顺序配置有限资源,是监管部门制定卫生政策,各级医院选择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一环。由此,可以考虑建立对卫生支出、居民身体健康素质、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医院服务总量和服务水平、政府和医院预算管理水平和卫生资源规划水平数据的搜集分析系统,协助监管部门或医院建立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促成利益相关者的协商沟通平台,做好明确医院、药品渠道商等各方偏好并参与监管和协调。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