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位基因作为一种基因形式,在机体中常常因突变产生,当新产生的等位基因使得某个个体携带有更适于生存和繁殖的特性时,那么最后可能的结果就是该个体会从一般人群中消失,这就是90年前科学家J.B.S. Haldane关于对可能性原则的解释,这种理论也成为了现代人群遗传学研究的基石,但是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实验可以对这一理论进行验证。
近日,来自葡萄牙古尔班基安科学研究所的研究者就通过实验验证了Haldane的这一理论,研究者通过在蛔虫中进行竞争性测试从而证实了这一理论,然而研究者也发现这种理论并不能预测等位基因最终的命运,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这或许为深入理解人类的进化以及研究物种适应环境提供一定的思路。
研究者首先将一种新的等位基因引入到物种机体中,同时研究者从1000个种群个体中将其中2个或者5个个体引入到另一种群中,从而观察这些个体如何侵入到新的种群中,结果发现,当入侵者更适于引入环境时,其灭绝的概率就会明显降低;而且有害等位基因引发的灭绝概率远高于有益等位基因引发的灭绝。
随后研究者标记了有益等位基因的固定频率以使得所有种群个体都携带这种新型的有益等位基因,研究者在两种相同的秀丽隐杆线虫中重复了这种竞争性实验来观察每一个等位基因的适应值,而是否其可以作为有害或者有益的等位基因取决于其在种群中出现的频率,如果这种频率高于5%,那么就会被界定为有害等位基因;如果在5%以下就是有益等位基因。
研究者Ivo Chelo解释道,我们的研究数据显示,一个新型等位基因给个体带来的价值是不确定的,种群(人群)是出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而且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其复杂性的存在,新等位基因出现的起初阶段并不能告诉我们其给下一代带来的效应,而当其发生改变时才能够知道。
这项研究是首次直接验证Haldane的理论,但是后期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这样才能够正确预测随着时间的延续等位基因的命运结果。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