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血小板功能监测遭遇又一严重挫折,2项最新研究提示其没有益处。TRILOGY ACS亚研究发现,在药物治疗的ACS患者中血小板功能和缺血性转归不独立相关。同时,ARCTIC试验表明,在接受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中,血小板功能测定及其对治疗的作用没有获益。这两项研究于11月4日在美国心脏学会(AHA)2012科学年会报告。
TRILOGY试验主要结果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2年会报告,表明普拉格雷和氯吡格雷在药物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转归无差异。在主研究的 9326例患者中,27%被纳入血小板功能亚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普拉格雷与更低的血小板活性有关,且血小板活性和缺血性转归相关,但这一相关性在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不复存在。
ARCTIC试验是在2440例接受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中进行随机研究,研究了血小板功能监测的效果,并进行了抗血小板治疗的校正。监测组患者在血管造影前接受阿司匹林和P2Y12抑制剂血小板功能测定,在置入支架后2~4周再次测定。结果表明,34.5%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前有高血小板活性,其中,80%接受了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的患者接受普拉格雷负荷剂量治疗。另外,监测组更多患者接受了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治疗。在支架置入前阿司匹林高血小板反应性少见。在出院时,监测组9.3%的患者在接受普拉格雷治疗,一半患者接受氯吡格雷150 mg或更高的维持剂量治疗,37%接受阿司匹林100 mg以上的治疗。
2~4周后的血小板监测显示,15%的患者氯吡格雷反应不佳,这些患者换为普拉格雷治疗或将氯吡格雷剂量增加75 mg。不过,监测组并未较常规治疗组有更低的事件率。研究者指出,ARCTIC试验数据不支持行冠脉支架术的患者常规检测血小板功能。
不过,ARCTIC的第一作者Jean-Philippe Collet表示,他并不打算完全放弃这一领域,他正聚焦于采用联合血小板测定来进一步确定高危人群,他指出,问题在于单独测定的预测价值差,有很多种测定,分别检测不同指标,如果将这些测定与基因学测定结合,也许能够确定可获益于强化治疗的患者人群。TRILOGY试验的资深研究者Magnus Ohman同意Collet的观点,他同时指出,这不一定意味着血小板监测在特定患者中不是可行的测定,但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研究以了解是什么影响了血小板活性。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