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入产业化时代

发布时间:2016-05-19
近几年,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滨海新区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在产业及市场规模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产业化时代”。据悉,在今年新区重点推进的20项重大科技项目中,光是生物医药领域的重大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就占了3项。

随着华大基因、盛实百草、凯莱英、联合诺华等龙头企业的落户,衍生出一大批形态各异的重大科技研发平台项目、重大创新创业载体项目、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和重大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一时间,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潜能被不断释放,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产业聚集地之一。

  重大项目特色分明

  据了解,滨海华大基因产业研究院作为新区今年重点跟进的科技研发平台项目,自2014年8月揭牌成立起,就将自身定位为基因科技成果产业化研发基地和国家级医学基因组学技术研究中心。去年,该研究院不仅完成了4500平方米研究院及实验室建设,更完成了“肿瘤个体化诊断Oseq-T”“遗传性肾病检测”等10项产业化新产品的研发并推广上市。目前这些产业化产品已先后在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市中心妇产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及青岛肿瘤医院等医疗机构推广并应用。

  “2015年,滨海华大基因产业研究院新发表Nature 、SCI论文2篇,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名,并与天津市肿瘤医院、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开展恶性肿瘤检测合作项目3项,完成销售收入7000余万元。同时,还吸引了两家从事基因检测的企业入驻天津港保税区,磁石效应凸显。”天津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而即将正式启动的中英生物医药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基地项目,其主体运营方联合诺华(天津)有限公司也已经成立并建立了中英基地运营团队。该项目作为新区今年重点关注的重大创新创业载体项目,其合作方英国牛津医学工程公司(OXFORD MESTER)1亿英镑募集基金已经在英国成立,目前已开始筛选国际优质项目。同时,经市科委评选,该基地申报的“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已获批进入公示阶段,“院士工作站”获批。

  此外,承担2016年新区重大技术攻关项目之一——中药“精标饮片”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的盛实百草药业有限公司,针对中药效应成分指数的核心技术与方法研究、道地综合指数的核心技术与方法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完成了“精标饮片”DNA基源鉴定与检测平台建设工作。2015年12月,该公司正式挂牌新三板,成为新区又一家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实力型生物医药企业。

  成果转化迅速推进

  据了解,在今年新区重点推进的20项重大科技项目中,光是生物医药领域的重大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就占了3项。由此可以看出,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产业化时代”。

  据悉,由天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的“创新药物中间体及工艺研发服务平台”就是这3项重大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的其中之一。截至目前,该项目一层1892平方米的实验室已正式投入使用,科研人员开展了针对抗肿瘤、抗抑郁、抗病毒、抗癌、抗焦虑、抗血栓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靶标研发,新设计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中间体1000个(含药物模板及合成砌块)。

  天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平台将针对疾病的靶标设计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中间体,提供500种新型药物模板、2000种新型合成砌块等。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均服务收入2亿元。”

  而由天津赛德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的“系列医用放射源及放射引流导管的研制及产业化基地”,目前已完成诊断治疗药物及配套医疗设备产业园一期和研究院的建设工作,并启用了研究院部分研究室,研究人员开展了碘-125密封籽源的新工艺研制并确定了批量生产工艺等研发工作。据悉,该基地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最先进高效的放射性药物、医用放射源和医疗设备的研发、产业化和临床培训平台之一,销售收入达2亿元。

  另外,由新区企业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的药物绿色合成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也是今年新区的3项重大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之一。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对原有的12个可进行多种连续性反应的实验室、中试车间和各类特殊药物生产的专属车间的设计和改扩建,以及2套重氮甲烷连续反应中试装置和3套连续臭氧氧化中试装置的安装,并完成了微生物实验室、SFC实验室建设。预计全部投达产后将实现新增产能15-20吨,成本下降40%,能耗降低45%,“三废”排放减少80%,新增年销售收入2亿-3亿元。

  据新区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这些重点项目及平台将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助推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及高端化发展。此外,新区今后还将进一步在科技金融、人才政策等方面对生物医药产业出台有针对性的新措施,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快速发展。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