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冒充当归、石膏加淀粉冒充茯苓、采摘季节不合适导致药性大减……日前在江西樟树市举行的全国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高峰论坛上,中药材“不真实”导致中医术再高明而临床疗效也难理想的话题,引起有关专家的讨论。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医学博士华碧春指出,中药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临床效果。她说:“中医和中药本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但目前中医只重临床,对中药的来源、采集、加工炮制等不重视,而药材生产、供应、销售部门对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多不过问,出现盲目加工和乱用药材情况。”
专家认为,环境污染、滥用农药和物种退化等各种因素都影响到中药材的质量。“用药安全没有得到保证,种植环节的责任也很大。”樟树市三皇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敖茶如说。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森林药材与食品研究所所长朱培林认为,农户独立经营多、无序化养殖种植以及产业化市场组织松散是影响当前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原因。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说:“我国去年中药产值6500多亿元,占整个医药产业产值四分之一以上。中药材的生产、养殖和种植是中国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中药材的生产局面难以令人满意,比如常用的500多个品种中只有一两百个品种能从野生变家养、家种。”
华碧春认为,中医的理想疗效呼唤中药的“真材实料”。房书亭说,养殖、种植要做到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