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制药,一家年收入为25亿的制药企业,日前大手笔收购另外一家药企嘉林药业57.68%的股权,耗资达到创纪录的36.8亿元。这个金额与今年年初拜耳收购滇虹的数额几乎相当!这让很多医药界人士惊呼“看不懂”。然而,绿叶制药的背后是几家著名的私募基金,鼎晖和新天域都置身其中,尤其鼎晖是中国最早涉足医疗相关产业的少数几家私募之一。或许,这个天价交易背后,还会持续有动作。
嘉林药业面临激烈同质化竞争
据绿叶制药相关人士介绍,“该公司一直致力于在中国进行肿瘤科、心血管系统以及消化与代谢三个领域创新药品的开发、生产、营销及销售。其中,心血管领域是绿叶的战略重点领域之一,而北京嘉林药业是同样专注于心脑血管药物领域的本土制药企业,其拥有的心血管领导性品牌和拳头产品阿乐(阿托伐他汀钙片),已经成为中国调脂市场的重磅产品,并且嘉林还拥有多个心血管系统产品,与绿叶的重点领域十分契合。”
有来自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心血管系统为2013年中国第三大医药产品市场(按收入),占市场总额的14.4%。据统计,绿叶制药目前已拥有国际认可、也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和最畅销调脂中药、国家基本药物独家产品血脂康,以及最畅销的国产血管保护剂产品麦通纳。
北京嘉林药业成立于1998年12月,主要开发、生产、推广及销售心血管系统及肿瘤药物产品,其若干知名产品包括阿乐(阿托伐他汀钙片),可用于降低及治疗高胆固醇,盐酸曲美他嗪胶囊,可治疗包括心绞痛在内的心血管症状。
公开资料显示,嘉林药业近5年来90%以上的销售额均来自于阿乐(阿托伐他汀钙片)。截至2013年12月31日,根据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嘉林药业2013年度审计报告显示,总资产10.1亿元,营业收入11.1亿元,净利润2.5亿元。
嘉林药业的主打产品阿乐(阿托伐他汀钙片)是1999年获得国家批准的二类新药,这是美国辉瑞制药的重磅药物“立普妥”的仿制药,在1999年时还叫做“北京红惠制药有限公司”的嘉林药业就抢在立普妥获得行政保护之前开发了阿托伐他汀钙片,并成功获得生产批文从而得以上市,相当于打了一个法律的擦边球,之后数年间,嘉林药业与辉瑞就此展开了多次诉讼。
随着立普妥的专利到期,阿托伐他汀片成为国内众多药企争相仿制的对象,国内阿托伐他汀的市场格局较为严峻。食药总局9月12日公布的《第一批过度重复药品品种目录的公告》中,阿托伐他汀钙排在过度重复申报注册的药品品种目录第一位,相同活性成分、相同给药途径药品注册申请数量在50个以上。立普妥专利到期一方面使得河南天方、浙江新东港等企业的仿制竞品陆续上市,另一方面也使得辉瑞的进一步加大营销力度。夹在中间的嘉林药业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日子有点艰难。
很多医药界人士据此认为,绿叶制药对于嘉林药业的收购价格定得过高。不过,绿叶此轮高价拿下嘉林,主要还是想通过获得重磅产品阿托伐他汀,补充其心血管产品线。从嘉林的角度看,投靠心血管领域拥有优势的绿叶,也是为了解决其当前的营销困境,基本算是门当户对。
私募或留有后手
南都记者翻阅历史资料发现,绿叶制药近两年在资本市场上动作不断,首先是从新加坡退市,早在2004年绿叶制药以“A siaPharm”(亚洲药业)为名于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在国际化融资进行一段时间后,董事长刘殿波认为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周期都比较长,且新加坡市场交投不活跃,中国概念股市盈率低、再融资困难,私有化更有利于绿叶制药长远的规划。于是在2012年,鼎晖、中信产投及新天域以每股0 .22美元(约1.74港元)的入股成本从M BK收购55%股权,出资协助绿叶成功私有化退市,仅仅过了两年,绿叶制药就于2014年7月9日在香港联交所重新上市,而鼎晖等私募则从中获利颇丰。
绿叶制药项目的负责人是鼎晖投资董事总经理潘健和副总裁李泉,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的李泉对于医药领域颇有研究,他曾对南都记者表示:“我们跟踪绿叶制药的项目也花了很长时间,这个项目的特别之处是先让它在新加坡摘牌私有化,这有高的技术难度,摘牌完之后再帮助企业发展,第三步再帮助绿叶制药在香港上市。”因此也有金融机构分析人士认为,“鼎晖这几个私募向来不做赔本买卖,此次以天价收购嘉林药业,应该有其考虑,估计后面还会有相关的动作。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