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辉瑞流产了,CEO泪奔了

文章来源:E药脸谱网 发布时间:2014-05-29
5月26日,Iran Read证实他放弃收购辉瑞公司在英国的竞争对手,并批评英国过于复杂的收购法则错失机会。

5月26日,Iran Read证实他放弃收购辉瑞公司在英国的竞争对手,并批评英国过于复杂的收购法则错失机会。

辉瑞发布公告称,将放弃收购阿斯利康。而这也意味着辉瑞欲以1170亿美元价格收购阿斯利康计划正式流产,这原本将成为制药业历史上金额最高的交易。

不过,对于此次流产,辉瑞CEO Iran Read表示:“正如我们从一开始就表示,追求这一交易是一个潜在的增强我们现有的策略的方式。我们将继续专注于我们计划的可执行性,为其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法,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据了解,根据英国政府规定,双方在重新展开谈判前,至少有三个月的冷静期,给予双方时间考虑下一步行动。有消息称,辉瑞希望在此期间,阿斯利康的投资者会向董事会施压,使董事会重返谈判桌。

接下来,脸谱君带大家来看看辉瑞的流产之路。

2014年1月,阿斯利康的高管团队坐在了辉瑞位于纽约的办公室,听辉瑞提出收购自己公司的条件。辉瑞自认为条件优厚:"收购价格定在每股76.62美元,这一价格与阿斯利康1月3日的收盘价相比溢价约30%,而支付方式则为30%的现金和70%的股票。"不过,这一报价让阿斯利康极不愿意。阿斯利康称,辉瑞严重低估了公司本身及前景。

4月17日,辉瑞现身英国癌症研究所,与阿斯利康一起斥资4200万美元构建英国肺肿瘤标志物测试项目,拟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型,跟踪分析给药方式,以探索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

4月20日,西方重要的节日——复活节的当口,辉瑞表示,将试探性的以10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阿斯利康。当晚,辉瑞与阿斯利康均对此消息予以否认。

4月28日,辉瑞官方表示,此前传闻的辉瑞1000亿美元大手笔并购阿斯利康的意向确有其事,称初次沟通时间是2013年11月。

5月2日,为了说服阿斯利康再次回到谈判桌上,辉瑞又有了新动作。辉瑞将并购价格提升至1060亿美金,并增加报价中的现金比例。阿斯利康董事长Leif Johansson回绝了这项提案,他表示:“辉瑞的提案将严重稀释阿斯利康股东在公司独特产品预备阵容的潜在利益,将对产品推出带来风险。”

5月13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辉瑞承认,如果成功收购其英国竞争对手阿斯利康,就会削减研发预算并在全球裁员。辉瑞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伊恩·里德在应对英国国会对其收购阿斯利康案拷问时,就其收购阿斯利康一事辩护,并质疑阿斯利康这家英国制药商继续独立发展的能力。

5月18日晚,辉瑞对外宣布:将不会做出恶意收购的举动,只打算通过与阿斯利康董事会的谈判来完成这笔交易。辉瑞希望通过阿斯利康的股东给董事会施加压力,让其同意就最终给出的“每股55英镑,其中45%用现金支付”的方案进行谈判。

5月19日,阿斯利康董事会对外界宣布:拒绝了辉瑞所提出的最终报价1170亿美元的收购价。

而在整个流产环节中,各方又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呢?脸谱君上了四道脸谱给你瞅瞅。

第一张脸谱:以Iran Read为代表的辉瑞

说起这次并购,首先就得说说辉瑞CEO Iran Read。

没人知道辉瑞CEO Ian Read是怎样在电话里说服阿斯利康董事长Leif Johansson见面聊聊的。但都知道,阿斯利康高管多次拒绝了Ian Read的收购提案。

想拿下阿斯利康这块蛋糕,Ian Read持有了势在必得的心态。从1010亿美元涨到1170亿美元,Ian Read曾多次提高收购价格,但这或许并不能满足阿斯利康的胃口。

不过,辉瑞也有自己的短板。辉瑞有很多专利即将到期的老药,其认为如果合并,仿制药单元拆分出去的份量将变得更加厚重,这对于双方都有利。

在Ian Read的想象中,合并公司未来的管理层将分布在美国和英国,总部仍留在纽约。

然而,想象总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

辉瑞就这样流产了。

第二张脸谱:以Leif Johansson为代表的阿斯利康

其实,阿斯利康董事长Leif Johansson在5月16日之后的一份声明中报了一个他们的心理价位:比53.5英磅/股再高10%,即58.85英磅/股。也就是说辉瑞如果答应这个价格,将开出一张1250亿美元的超级大支票。

不是说阿斯利康不想合并,而钱的问题没有谈拢。如果阿斯利康一心不想交易,那么Leif Johansson也不会坐在Ian Read的办公室里。

当然,就更不会出现在面谈后,阿斯利康称辉瑞严重低估了公司本身及前景,"除非提高现金比例,否则拒绝谈判"。除非提高现金比例,这样说来,阿斯利康确实也考虑了钱的问题,不过钱的问题在整个交易中占比多少,脸谱君也不知道。

来看看阿斯利康的拒绝理由吧:阿斯利康重申了对并购的担忧,表示辉瑞没有提供在诸如并购后公司结构,费用节省详细计划以及在并购后公司注册地址在英国、总部在美国的风险方面的关键问题的相关细节。

确实,这个理由比直接说钱不够要好听得多。

第三张脸谱:英国政界

英国首相卡梅伦警告称,英国不能对外国投资者“拉起吊桥”。卡梅伦表示,英国“极大地”受益于经济开放性,他坚称英国政府在让辉瑞确保就业方面“进展良好”,无需寻求新的权力进行正式干预。

卡梅伦是在英BBC的节目上发表上述言论的。

对于辉瑞试图并购阿斯利康一案,成为英国政党之间的攻战利器。这事儿大到有可能到影响英国大选,你说卡梅伦能不慎重对待吗?在英国的政党生态里,这种攻击也属于稀松平常,没啥好意外 。

英国反对党工党领袖埃德·米利班德批评说:卡梅伦的行为就像辉瑞的一名“啦啦队长”。此前,英国政府的大臣们甚至在辉瑞提出正式收购要约之前就与该公司围绕就业和投资事宜进行了谈判。

但是卡梅伦发表的言论明确表明,他渴望避免做出破坏英国欢迎外国投资者声誉的任何事。

第四张脸谱:美国政界

5月13日,Ian Read正在英国就并购阿斯利康一事四处游说的时候,美国CNN发表时评,声援辉瑞的并购行为。

CNN认为:无论英国议会是否将辉瑞收购阿斯利康提请公众来表达意愿,这一桩美英之间的收购案都表示出了比其它一般的收购案更多的政治干预的痕迹。应该让市场行为市场决定,即是否出售阿斯利康,因为让阿斯利康的股东们来决定。

不过,美国并不是一直支持辉瑞合并问题的。

在第一次提出的并购计划中,辉瑞CEO告诉英国政府:合并后集团的纳税地点将改为英国。

这种做法立即遭到了美国政界的反对。

此前,奥巴马政府就已对美国跨国企业中出现的这一趋势提出了警告。美国国会共和党籍的最高税收政策官员戴维·坎普也表示:“当税法鼓励美国公司迁往海外,通常会带走很好的工作岗位,这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在美国政府的反对下,辉瑞只能作别英国平均为21%的低税率,继续在美国缴纳超过27%的平均税率。为了给英国政府一个交代,Ian Read亲自致信英国首相卡梅伦,承诺将完成阿斯利康计划在剑桥新建的大型研发中心,并保留在Macclesfield的一个制造工厂。Ian Read还称,合并后公司将有20%的研发人员部署在英国。

辉瑞流产了,它和阿斯利康的结晶就这样完了吗?三个月的冷静期后,并购的硝烟还会出现吗?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