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药价格谈判年内开启:中国药价贵很不正常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时间:2015-04-14
种种迹象表明,一场最大规模的药品定价改革潮正滚滚而来,甚至连以往难以撼动的进口药、独家药价格也摇摇欲坠。

种种迹象表明,一场最大规模的药品定价改革潮正滚滚而来,甚至连以往难以撼动的进口药、独家药价格也摇摇欲坠。事实上,去年底医药业内就盛传,国家卫计委欲建立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机制,让高高在上的“贵族药”身价下跌。然而,价格谈判的执行时间一直没有定论,从而引发外界猜测无数,对此,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的最新表态中透露,“专利药等品种的价格谈判年内开谈,一定要把虚高的药价降下来”。

中国药价贵很不正常

据了解,进口药、独家品种等缺乏竞争的产品,其价格多年来一直虚高严重,而这些“贵族药”也被业内认为是药费快速增长、看病贵的主要推手。更令人忧心的是,根据此前出台的药价改革方案,国家发改委将取消药品最高零售限价管制,由市场竞争决定药品价格。在既缺乏市场竞争产品约束,又没有政府价格管制的背景下,患者担心“贵族药”的价格很可能会进一步“飞涨”。

“今年,国家卫计委的药价谈判要选几个大家比较关心的品种,比如一些专利药等,建立一个谈判机制、谈判平台,最终还要形成规则,”李斌介绍,“当然,价格谈判的准备期不会太长,今年就要开谈,一定要把一些虚高的药价降下来。”

李斌还进一步称,凭什么中国用药量这么大,反而还比其他国家和地区药价贵,这种情况很不正常,那么就要通过价格谈判等机制,和国际药价进行对比,然后再考虑到量价挂钩等情况,和药企进行谈判。

很多人都还记得,2013年跨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在华贿赂被曝光,通过一系列子公司间的倒手以及虚报价格等把戏,葛兰素史克的药品在中国的售价远高于在其他国家的价格,最高达到其他国家的7倍。事实上,在中国高价销售药品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而降药价的大棒也已瞄准“贵族药”多时。

谈判是个复杂工程

不过,药品价格谈判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一位医药分析师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国家卫计委已牵头成立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指导委员会,其职责就是确定谈判的药品品种、谈判实施方案和采购价。其成员分别来自国家药价谈判委成员单位、中疾控、国家卫计委药具管理中心、统计信息中心、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等。

未来,国家癌症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中国疾控中心、中医药行业协会将分别成立肿瘤用药、心血管用药、公共卫生用药、中成药等谈判组,承担具体谈判事宜,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或者在线谈判。部分品种还可委托省招办。

在药价谈判机制下,将集中全国公立医院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市场份额,借鉴国际经验,统一与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洽谈。药价谈判机制将选择价格高、疗效确切、社会关注的若干专利药品和独家生产药品先行试点,以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价格为参考。另外,在谈判过程中,允许药企以适当方式向社会说明药品的价格、疗效、销售等情况,并接受质询,谈判结果将在信息平台公示。

专家警示别留灰色地带

虽然“贵族药”价格已是非降不可,但有医药专家警示,价格谈判模式意图很好,但在操作中千万不能给腐败留下空子。行业中早有前车之鉴,国家发改委的30多次降价、卫生行政部门的十多年招标非但没有能够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反而导致了权力寻租。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的“人去楼空”、省级药品招标机构的窝案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则认为,不买东西的人没有立场和卖东西的人进行讨价还价。在药品定价过程中,政府应该起到监督员的作用,而不应直接参与价格谈判。一位业内分析师也认为,国家卫计委等政府机构从来都不是药品的采购者和付款者,却要搞独家药、专利药的集中采购价格谈判,名为“建立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机制”,但有滥用行政权力干预药品价格之嫌,稍有不慎,更可能滋生腐败。

不少业内人士建议,价格谈判机构是否放在国家卫计委下面还应深入探讨,按照常理来说,价格谈判机构应该代表付费方与药企周旋,也就是说,医疗保险部门牵头更为合适。另外,在价格谈判后应允许“二次议价”,且允许医院获取降低药品采购价的收益,使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和零售药店一样,回归为正常的“药品采购价格越低,获利越多”,激发医院参与砍价的积极性。

0
-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