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老国药市场大盘点

发布时间:2014-09-29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举办了医药企业篇“老味道、老故事、老品牌——坚守诚信的力量”主题研讨会,希望通过对老字号企业的品牌老故事的宣传,唤起社会公众对传统的美好记忆,夯实道德诚信。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举办了医药企业篇“老味道、老故事、老品牌——坚守诚信的力量”主题研讨会,希望通过对老字号企业的品牌老故事的宣传,唤起社会公众对传统的美好记忆,夯实道德诚信。

CFDA的宣传是要讲故事,新康界则喜欢看市场,今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部分经典老国药的市场情况。

· 表部分经典老国药的市场情况

  
药品名称
  
2013 年市场规模(百万元)
主要生产企业
阿胶
3515
东阿阿胶、福牌阿胶
安宫牛黄丸
772
同仁堂、广药白云山
冰硼散
12
云南腾药、泉州中侨
大活络丸(片等)
768
药都樟树、武汉健民
跌打万花油
35
广药白云山
定坤丹
44
广誉远
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
41
冯了性
狗皮膏
28
同仁堂、地康药业
龟龄集胶囊
28
广誉远
虎标万金油
61
新加坡虎豹医保
华佗再造丸
306
广药白云山
藿香正气水(液等)
1534
太极、天士力
六神丸(胶囊等)
414
雷允上药业、上海雷允上
六味地黄丸(片等)
2140
宛西制药、同仁堂、佛慈制药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栓)
400
马应龙
牛黄解毒片(丸等)
159
同仁堂、片仔癀、德康制药
牛黄上清丸(片等)
285
天施康弋阳、同仁堂
片仔癀(胶囊)
353
片仔癀
七厘胶囊( )
103
华颐制药
清凉油
166
中华药业
人参再造丸
87
云南东方红、云南腾药
乌鸡白凤丸(口服液等)
389
同仁堂、广药白云山
云南白药膏(气雾剂等)
2852
云南白药
紫雪散
1
同仁堂

注:上述品种按同一配方计算。

中药最传统的剂型是膏丸丹散,但这些剂型由于服用不便或口感不好等原因逐渐被新的剂型所替。有些品种是新老剂型都有不错的市场,如牛黄解毒丸与片,云南白药膏与气雾剂;甚至有些品种目前能在市场上见到的只有新剂型了,如七厘散已经相当少见,但七厘胶囊却不少,同样的还有藿香正气散已经几乎见不到了,但藿香正气水(液)却相当常见。当然,也有一些依然是最原始的剂型,例如安宫牛黄丸。

高价区

中成药走高价路线到如今已不足为奇。说起很贵的中药,以往可能只能说些参茸贵细的中药材,但现在随口还是能说几个特贵的中成药出来。

提起安宫牛黄丸,一般想到的都是同仁堂。事实上,安宫牛黄丸绝不止同仁堂一家,但名声最响、价格最贵、市场份额最高的的确是同仁堂。中康资讯CMH数据显示,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2013年在中国市场(不含港澳台,下同)销售额达5.5亿(按零售价统计,下同)。价格方面,因其是唯一一个允许使用天然麝香的安宫牛黄丸,故价格一直比较高,自2012年大幅提价(提价60%)后,目前其“木盒金衣”的价格是560元/丸。

但对于同仁堂安宫牛黄丸的销售神话能否继续,业内是抱有疑虑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安宫牛黄丸被当作“救命神药”,但实际上真正服用的机会并不多,市场存量会越来越大,今后一两年时间,如果安宫牛黄丸不提价的话,业绩增速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性较大。

除了同仁堂外,广药白云山、世一堂、胡庆余、冯了性、广誉远等二十多家企业均有生产,但除了广药白云山的产品将有可能对同仁堂造成影响,其他的销量都非常小。

与同仁堂不同,广药白云山的安宫牛黄丸定价才80元/丸,还进了基药,在市场推广上也与同仁堂的做了区别,主要宣传其预防中风的价值显著,广药白云山是要把安宫牛黄丸打造成定期服用的预防用药,而非“救命药”。当然,要达到这个目的,仅是市场宣传还不能做到,还需要临床研究的数据支撑,这就需要等安宫牛黄丸预防中风方面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了。

阿胶本来的价格还挺亲民的。但经过阿胶龙头企业东阿阿胶10多次提价(从132元/公斤的价格飚升至2000元/公斤),带动了整个阿胶行业的价格上升。现在阿胶的价位已经相当高了。

目前,中国阿胶市场被东阿和福牌两个同为“中华老字号”的品牌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中康CMH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阿胶市场规模约35亿元,这两家企业就分别占了19亿元与14亿元。而且,两者的同比增长情况也十分接近,福牌以29.8%略胜东阿(27.6%)。

片仔癀也有着500元/粒(3g)的高价格。主要原因是其使用的原材料基本都是名贵中药材,而且片仔癀也是少数允许使用天然麝香的药品。近年来,片仔癀也多次以原材料价格上涨为由提升价格,还曾出现一个月内两次宣布提价(分别针对外销和内销)。

与安宫牛黄丸、阿胶不同,片仔癀是独家品种,没有竞争者,或者说它是与其他品种的药物竞争。CMH数据显示,2013年,片仔癀在中国的市场规模达3.5亿元。

低价区

老国药有不少产品给人价格低廉的感觉,所以盘点的时候,只能选择很少部分的药物。

这也是一个含麝香的药物,但是价格就低廉了许多——10g规格的零售价在10元以下。这也是一个独家品种,虽然也尝试过提价,但最终因为进入了基药目录,目前价格依然难以提升。哪怕今年有了低价药目录,也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没啥关系,因为低价药目录是“排外”的——外用药难以衡量日用量。

虽然价格没有提上来,但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栓)2013年在中国的市场规模也达4亿元。

另外,与片仔癀一样,马应龙也做起了药妆,而且这当中的故事还有点意思: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它的起源是四百年前的八宝眼粉;而四百年后,由于有人把痔疮膏当眼霜用,使得马应龙重新拾起八宝眼粉,并在那基础上研制出了八宝眼霜。目前,八宝眼霜的价格比起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就高出许多了。

要数价格低廉的老国药,这是肯定不能漏的。现如今这种产品仍能以1元价格买到,而且其质量也广受称赞。所以,即使是如此低廉的价格,2013年清凉油还是有1.7亿的市场规模。

清凉油的生产厂家很多,其中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是上海中华药业,2013年市场规模约1.3亿元,同比增长14%。这个产品与大部分价格低廉的药物相似,因为产品价格低廉,基本都是采取经销商代理的方式。但随着市场的变化,经销商代理的诸多弊端显现,中华药业最近开始调整市场策略,希望能直面终端,与连锁药店建立合作关系。

只是如此之低的价格,能给予终端的利润有限;至于提价,虽然同类产品中也不乏十多元或几十元的,但习惯于清凉油如此低廉价格的消费者以是否会产生抵触心理?

显然,像清凉油这样的经典老国药想重新焕发生命,挑战不小。

这又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经典老国药,同样价格相当低廉,就连价格相对较高的同仁堂也就5元/10片左右。牛黄解毒片(丸)2013年在中国的市场规模约1.6亿元,但生产厂家众多,即使是占据较大份额的同仁堂、漳州片仔癀、亚宝药业、德康制药的牛黄解毒片(丸)产品也就一两千万的规模。由此可见这个产品的市场竞争之激烈。

中价区

其中,从价格角度来看,中等价位与低价区的价格界线在哪呢?为了便于盘点,新康界就将主流品牌、品规在十元以上的产品算做中价区了。

前些年,乌鸡白凤丸的广告很常见。不少女性遇到痛经、月经不调等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吃些乌鸡白凤丸。近年来,乌鸡白凤丸广告少见了些,与之同步的是这个市场的快速萎缩。前些年,市场巅峰时,曾出现过一个品牌的乌鸡白凤丸就卖了十多亿元一年,但如今,整个乌鸡白凤丸的市场规模也就4亿左右,而生产企业还有八九十家之多,其中,同仁堂、陈李济这样的中华老字号销售规模稍大一些。

乌鸡白凤丸出自明代药方,也是个经过历史洗涤的品种。而近年来的大起大落,业内人士认为这与产品的市场推广有很大关系——当年的销售巅峰很大程度上就是靠广告砸出来的,后来广告投入少了,销量就下来了。另外,当年在宣传上,除了乌鸡白凤丸一直以来在妇科疾病上的作用外,还“开发”出美容、美颜等新功效,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但这些新“开发”的功效,一直没有得到医学界的认可,甚至是被驳斥。

那么,现在的市场规模是不是这个经典老国药真正的市场价值?当年的销售巅峰是否还可能重现?六味地黄丸

早在汉代,张仲景就在《金匮要略》中记载了八味地黄丸,到了宋代,著名的儿科医生钱乙把当中的肉桂、附子两味壮阳药去掉,形成了六味地黄丸,成为滋补肾阴之药。

目前,六味地黄丸的价格普遍在10~15元/瓶左右,价格不算高。但市场规模并不算小,也有21亿左右,市场份额最高的是宛西制药和同仁堂的,两者合占整个六味地黄丸一半左右的市场份额,剩余的市场则由两百多家企业瓜分。

与乌鸡白凤丸有些相似的是,六味地黄丸也曾经有段时间往“保健品”的方向奔去,但同样受不被医学界认可。

0
-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