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亚布力中国健康大产业论坛:9位医药企业家演讲实录

文章来源:时代方略 发布时间:2014-08-29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14年夏季高峰会于8月22日-24日召开。在中国健康大产业的未来分论坛中,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信军、泰康之家投资有限公司CEO刘挺军、慈铭体检集团总裁韩小红、万好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翁国亮、辅仁集团董事长朱文臣、亚商集团董事长陈琦伟、等企业家就中国健康大产业的未来畅所欲言。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14年夏季高峰会于8月22日-24日召开。在中国健康大产业的未来分论坛中,美国并购联盟总裁DavidFergusson、美国知名生物技术投资家IsaacBlech、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信军、泰康之家投资有限公司CEO刘挺军、慈铭体检集团总裁韩小红、万好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翁国亮、辅仁集团董事长朱文臣、亚商集团董事长陈琦伟、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创始人、主席田源等企业家就中国健康大产业的未来畅所欲言。

1、梁信军:已向移动互联网投降 预言健康产业将超房地产

2、翁国亮:民营医院发展人才问题未解决

3、韩小红:健康产业要实现全生命周期覆盖

4、刘挺军:大健康产业少不了集中商业医疗保险

5、陈琦伟:大健康产业发展要避免走弯路

6、David Fergusson:中国将产生医疗健康领域领军企业

7、Isaac Blech:今后最富有的人是生物领域的领军人

8、朱文臣: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入严重不足

9、田源:大健康没有制药行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一、梁信军称已向移动互联网投降 预言健康产业将超房地产

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信军在演讲时表示,自己已经无条件向移动互联网全面投降。对于大健康领域的发展,其预言8年左右的时间,整个健康产业会超过房地产,成为中国GDP的第一大产业。

以下为演讲实录(部分):

在新常态里面,作为企业家来说也是有不同的角色。如果你的钱还没有花出去的话,你当然应该投资于从中国消费大国观点出发的各种新的业态。但是如果你的钱已经投出去了,你已经投了很多东西,你要图生存,图创新,所以角度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未来的增长,以我个人来看,我觉得比较中立的去看,人口的红利是在转换的,是从劳动力的红利转往消费红利。中产阶级的爆发是一个非常大概率的事件,甚至我认为用不了6到8年,中国的中产阶级总规模是全球第一,消费是全球第一或者第二。所以我觉得跟中产阶级关联的消费,无论是体验式消费、升级消费还是个人金融,都有爆炸性的增长,毫无疑问应该多看一看。

另外就是新的经济,刚才我们注意到杨元庆董事长提到互联网的问题。今天我看大家说话都很坦诚,所以我也想讲一点尖锐的话。我不太赞成杨总的提法,我过去跟杨董事长的观点完全一样,我认为互联网就是一个工具,什么人都可以用。近两年来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已经无条件向移动互联网全面投降,全面拥抱,我已经不再持有传统的观念,说这是一个工具,什么人都可以用,我认为完全不一样了。

关于移动互联网这个问题我想谈三个重要的观点:第一,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整个经济规模会是美国的3到4倍;第二,移动互联网的规模将是过去的PC互联网的十几倍大;第三,移动互联网跟传统行业嫁接之后诞生的是新行业、新产品,跟你原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并且它的规模可能会数倍于原来的传统行业。所以我认为在移动互联网这个领域是非常值得投的。当然我认为不单单是移动互联网的纯业态,要包含O2O的,也包含伴生着移动互联网会增长出很多传统新的行业。

除了这两个行业之外,另外两个行业是特别值得期待的,就是大健康和环保。大健康这个领域我觉得由于中国老龄化的挑战,实际上也带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机遇。大健康不止是制药这一个环节,也包含教育培训、研发、制造、流通、物流,包括医药的应用、医疗,以及养老和围绕整个产业链的金融支付。

在整个大的行业当中,我想讲6到8年,今年这个场合比较正式,我认为用不了10年,很可能是8年左右,整个健康产业会超过房地产,成为中国GDP的第一大产业。所以大健康这个领域大家不能看成是一个制药,是整个产业链。环保也会有非常高的增长,主要原因是政府现在愿意投入了,企业想投入,家庭也愿意投入,所以环保这个产业到2016年之前会有新的增长。

二、翁国亮:民营医院发展人才问题未解决

万好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翁国亮称,民营医院的发展来说带来非常大的机遇但是医疗跟房地产不一样,它的专业性、复杂度、难度是非常大的,最主要的是人才。1978年到2020年,我们医技人员增长是很小的比例,这个人才方面没有办法解决。

以下为翁国亮在中国健康大产业的未来分论坛的发言实录(部分):

我谈谈我个人对中国民营医养的看法,中国民营医养第一个小高潮是1992年,国家出台了政策是民营医养可以开政策,民营医养可以在医院里设科室,就是院中院。1992年开放以后,一直延续到2002年,差不多十年的时间在全国遍地开花,2012年在全国各地开私人门诊的,实际上莆田系是从那时候开始开门诊做院中院。还是积累了一定的心得和经验,从而也了解国家的医院政策和医院经营的弊端和优势。

第二个高潮是2002年之后,中国加入WTO以后民营医养可以开放,那么这一拨就变化原来院中院这些都可以承办医院了。一开始只有300多家民营医院,到去年年底有一万多家民营医院了,连锁数基本上都在200家以内。这一万多家医院里面,确实莆田占了八千多家,因为我们有莆田中国健康协会,又成立了一个医疗健康产业协会,所以基本上将近有九千家,8600多家的民营医院,我觉得这是第二拨发展的小高潮。

2002年到2013年,这十年的时间,实际上我们国家政策对民营医院的支持是很有限的。在中间有两次医改,特别是2009年以后也发了一些扶持民营医院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我们亲身体会,就是这政策几乎是国务院有发,地方有传达,传达以后就放在抽屉里面,基本上是没有执行的。真正民营医院销售到的一些优惠政策,对他们本身有益的是医保问题,还要一年以后,几年以后。比如说地点问题,选址问题,大部分政府也不会给你太好的地,是很便宜的地,甚至以前民营医院的开业卫生部门都不敢去剪彩,现在不一样了。

我觉得几千家医院拿莆田为例,我在广东开了一家医院,广东省领导,广州市领导都去剪彩了,我们感到很荣耀,一般这样的医院开业领导能躲就躲,一般是不去的,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现在我们还是要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所以这十年是民营医药发展非常不平凡的一年,现在一万多家民营医院,有没有听说哪一家医院因为非法经营出现刑事问题的?我是没听说,哪一个医院投资者因为管理触犯刑事的,我保证民营医院的医疗事故按总得比例来看,肯定比民营医院多。因为民营医院经营的品种,我们一般220是高尖端的技术,心脑血管,肿瘤,这都是技术比较高的,比较高的病种一般民营医院是不会经营的。在过去十年民营医院经营的病种都是比较低数量的,我就是觉得非常不平凡。

现在这个机会非常好,对民营医院的发展来说带来非常大的机遇。接下来的十年,我认为近3年还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昨天说8年后中国医疗健康行业会超过房地产,我认为有可能,但是医疗跟房地产不一样,它的专业性、复杂度、难度是非常大的,最主要的是人才。1978年到2020年,我们医技人员增长是很小的比例,这个人才方面没有办法解决,就是这些。

三、韩小红:健康产业要实现全生命周期覆盖

慈铭体检连锁机构总裁韩小红称,未来说2020年要实现8万亿,实现全生命周期覆盖,这样一句话出来以后,那我们国家盈利性来负担基本医疗服务的这块还满足不了生命需求。

以下为韩小红在中国健康大产业的未来分论坛的发言实录(部分):

慈铭走到现在,在全国55个城市,自营店53家,加盟店有40家。我们也是不断关注国家政策的走向,国家对于健康产业的关注和扶持,再加上目前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所以我们再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

目前公司是三个方向:一个是沿着大健康的体检行业去精耕细作,第二块是因为体检在整个医疗产业链当中是很狭窄的一块,大量的人群需要健康管理,医疗服务。我们现在以自己的能力做了两块,一块是创造价值,我们真正要把体检做到有价值的服务,深度的体检,私人医生的服务,体检以后的养生、抗衰老、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全产业链的服务,我们为此做了中国第一家的全生命健康管理医院,这家医院是比较高端的,全方位的做健康管理服务,这是一个方向。这间医院我们用了5 年时间,在北京,现在目前也是落地,经营的也比较良好,因为它面临的是极高端的商业客户做的一个模式。

当然我们现在也在思考,结合国家对健康产业的推动,我们未来也会慢慢涉足于公司上市后,比如说康复这样的跟医院和目前公立医院比较薄弱的相关产业环节我们会介入进去,这是目前公司的情况。

我觉得今天这个题目特别大,中国健康大产业的未来,事实上从我们的视觉角度上来讲,我相信国家现在自己还没有清晰的规划和设计,但是毕竟我们在这个行业中,应该不断的关注。有几点我相信产业的未来,当然大家在市场上也发生这样的声音,未来经济财富第五拨,下一个比尔盖茨已经产品在做健康的人等等。就说明这个行业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我们有三个方向能感受到:

第一个,目前中国的疾病情况,中国是慢性病大国,世界上代谢综合病大国。我们人口太大了,十三四亿的人口,当中的疾病比例。1.6亿高血压病,1个亿糖尿病这样的比例,我们又是肝炎大国,血脂异常大国,每年会有三百万人因为癌症死去,我们又是心脑血管猝死的大国。大家经常听到一些明人,他们因为这样的事情失去生命的情况是比比皆是的,每天有几千人的抢救在北京,一年下来有二三百人的猝死,所以我们对健康产业是有极大需求和潜力的。

第二个,咱们国家老龄化很严重,我们有两个亿60岁以上的人,这个数字非常可怕。而且现在因为独生子女政策,这个情况更严重。

另外一个,无论如何对于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我觉得大健康产业为什么国家开始上升到战略层面了呢?高端私人医生服务微信公号:kgn091专注医疗健康行业交流。肯定是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了。另外大健康产业是可以带动很多其他产业发展的,一个健康产业的发展,当然可以拉动内需,解决就业,提高税收,同时我觉得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能够餐饮、娱乐、IT信息、房地产、物流、体育用品、快销品都能带动起来,所以大健康产业一定是国家未来很有发展动力的一个产业。

但是我也在思考大健康到底是指什么?

我觉得有四个方向:

第一个是健康产品,医疗器械、药品、保健品这样的东西,来做大健康产业支撑这样的。

第二块是医疗服务,我们把所有医院的服务,包括保健服务,健康管理服务,预防服务都归纳为医疗服务的内涵。

第三块是健康地产,现在是蓬勃发展的养老地产,绿色地产,养生地产,这一块我们叫健康地产。

第四块是健康金融,以保险为龙头的健康金融。

四、刘挺军:大健康产业少不了集中商业医疗保险

泰康之家投资有限公司CEO刘挺军称,商业保险可以通过NGO的组织等等,起到他自身的作用,我的看法大健康产业少不了集中商业医疗保险,对整个需求的激发,发挥客户对规模经济的需求,发挥配置优势。

以下为刘挺军在中国健康大产业的未来分论坛的发言实录(部分):

在健康产业中间,泰康人寿应该是在2007年就开始了,从养老起步进行探索。到现在我们总的养老社区在一线城市,总的建筑面积,同时在建的90万平米,一万户的规模,基本上在美国最大的养老机构是5万户的规模,我们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更重要的是泰康创建了一个新的模式,把养老保险和养老社区结合起来,这个产品应该说在中高端市场上广受欢迎。

那对于大健康产业,毫无疑问未来是一个很有朝气的行业,2000年到现在年均医疗增长是16%,未来到2020年国家提出来的战略目标是8万亿,平均的规 模现在是2.7万亿人民币,基本上每年年均增长率是14%。我个人来看,如果从产业顶层架构上来看,最关键的问题是存在商业医疗保险的缺位,这可能是在产业结构上大家普遍面临的问题。无论是健康管理还是体检,还是民营医院,怎么做到规模?怎么样激发中高阶层的需求,这可能是个焦点的问题。

我认为商业医疗保险在健康产业中间有几个基本的作用:

第一个基本作用,就是解决支付体系的作用,就是谁付钱,谁买单。特别在中高端的市场,因为我们的社会基本保险只能解决基本的医疗需求,解决不了中高端的需求,同时医保定价也有所缺失,所以只能依靠商业保险。

第二个基本作用,商业保险能在医疗环节中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现在中国医疗资源严重供应不足,但是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巨大的资源浪费,错配,基本上是集中在一线城市高端的综合性医院里面,我们平均住院天数是十几天,在美国平均住院天数是5天。为什么大家不愿意康复?不愿意医疗养老?可能他有90%是企业付费,不是个人付费的。那有商业保险介入以后,实际上就可以促进,因为美国的商业保险是对医院有考核的,如果你医院超过4.5天一定要把你拉出去,商业保 险在整个大环境中的作用很大。

第三个基本作用,商业保险对医疗体系效率的提升和质量的监管,大家都知道现在医患纠纷很大,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监管体制。保险公司实际上是代表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起到很重要的医疗质量的考核。我们看到中国的体制,如果看美国的体制,他的卫生监管部门和社保部门是合一的,我们是分开的。商业保险可以通过NGO的组织等等,起到他自身的作用,我的看法大健康产业少不了集中商业医疗保险,对整个需求的激发,发挥客户对规模经济的需求,发挥配置优势。

五、陈琦伟:大健康产业发展要避免走弯路

亚商集团董事长陈琦伟称,中国的增长模式大部分的热门产业都容易很快的泡沫化,泡沫化的原因是大家心情一下变得比较浮躁,大量的资金投入,地方政府热情也很高涨,就把价格虚高高起来了。泡沫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做的方式还是比较粗放的,所以我们从我们的体会来看,大健康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要避免中国过去这种热门产业发展走过的弯路。

以下为陈琦伟在中国健康大产业的未来分论坛的发言实录(部分):

大家都关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以中国过去20 年的高速成长的经验教训来看,现在变成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也不见得是很好的事情。最重要的一点,原来中国的增长模式大部分的热门产业都容易很快的泡沫化,泡沫化的原因是大家心情一下变得比较浮躁,大量的资金投入,地方政府热情也很高涨,就把价格虚高高起来了。泡沫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做的方式还是比较粗放的,所以我们从我们的体会来看,大健康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要避免中国过去这种热门产业发展走过的弯路。

亚商是自己做投资的商业机构,我们管了20个基金,投资15年了。也是阴差阳错,在座的几位都是很有名的,国内鼎鼎有名的做健康专业的机构,刚才韩总说2002年进入的,这是很早的时候了。翁总他们莆田系做的更早,1992年就开始做了,亚商我们也是在2000年的时候阴差阳错做了医院管理公司,当时上海最大的一家医院,想法很朴素,没有对产业的认识。

2000年做医院管理公司做的早得一些,那时候国内整体环境不具备。我们管了十几家医院以后也是亏本了,没有什么盈利,但是这个经历给我们积累了很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体会到做好健康产业,我们自己体会有两点:

一点,怎么样避免粗放式的经营,从我们自己专业机构的角度来说。我们从自己接触到的,现在一些大型机构,比方说有个央企,还有一些很大的集团都是上百亿的钱砸下去,现在大规模的在收购,全国大的医院,我不是指你们的工作啊,大的医院基本上这些央企,大的企业集团都去接触过了,所以都已经通过一点了。这个方式我认为很野蛮,就是扫,跟你先接触一下,给你个信号,你这个东西我是可以出价的,当然价钱还要谈,所以一下子就把医疗机构很快的推到一个商业化的前景,这种粗放的前景当然是各行其道了。

现在亚商新组的产业做医疗机构的做法呢,我们是根据过去十多年做医院管理公司的经验,我们觉得需要着眼于把优质的医疗资源让它效率迅速提高,然后使得我们整个大健康产业的层次能分开来。

比如说按照座谈论坛嘉宾讲的,它会超过房地产,成为国内的领先产业。一个领先产业的运作模式,他的企业家,他的管理者,肯定是社会上令人尊敬的一个阶层,现在我们健康行业显然还不是。很多大医院,大医生的情绪都不好,社会地位也不好,这个我不展开讲,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所以我们的策略就是投资高端的医疗机构,高端医疗机构基本是社会化经营,也是社会模式。那我们做这件事情的一个优势资源,就是在过去十多年做医院管理公司,这个过程中建立起了跟全球一些好的医院管理平台的联系网络,包括美国的,包括欧洲的,包括以色列的,包括日本的,包括台湾的和香港的,我们和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在过去一年多中间我们强化树立了一下这个联系。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在国内物色了三个点,新建高端医疗机构,运作上我们基本上和这些国际一流的医疗管理平台结合起来,使得这些医疗机构一步到位,到达从硬件环境到内部运作,到管理,到服务模式都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一个程度。

那么第二点,就是我们考虑运作的策略,怎么样适应中国大健康产业到来的大形势。就是我们会非常注重跟产业里面的领先者结成策略伙伴进行合作,因为我们听到了很多大机构,大企业,包括我们各位,昨天跟刘总也具体交流了。我们非常乐意,包括像翁总、韩总、朱总,这些人,我们全国的产业领先列出来了一个名单,第一步我们是30来家,初步会跟他们探讨一下,我们非常愿意跟大家合作。合作的原因,就是我们作为财务投资,我们的角度就是怎么样最有效率的能够运用资金资源,怎么样能够帮助这些医疗机构建立一个最有效的商业模式,加快它构成从社会融资,上市或者并购,或者是跟其他产业投资人合作的这样一种模式。所以这样的话,以我们的基本认识来解决,来避免中国健康产业大发展的潮流中,避免这种粗放式的经营,提高效率,使得他少走弯路,能够迅速变成中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领先产业,也变成中国社会发展中间全体国民能够得意的产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贡献我们自己一份专业的力量。

六、美国并购联盟总裁:中国将产生医疗健康领域领军企业

美国并购联盟总裁DavidFergusson表示,随着我们有长期的长远眼光,我们非常有耐心的进行整合,并且我们在做交易的时候设计一些非常聪明的方法,我相信这会在中国产生一大批医疗健康领域的领军企业,他们是源自中国,走向世界的。

以下为David Fergusson在中国健康大产业的未来分论坛的发言实录(部分):

在过去的16年中,我们的组织已经变成在行业中在并购方面最具有影响力的,不仅是在美国,而且是在全球范围。

我们的成功取决于我们的会员,我们现在有70多万的会员,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最大的增长点来自中国和亚洲国家。我们被世界认为我们是并购方面的一个智库,我们对于市场的了解非常深入,并且非常适时,所有的并购行为都在我们的数据库里有很好的显示。

过去这么多年中,我们的服务被世界所认可,现在最大的商机在于跨境并购的业务,特别是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这个板块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我们过去除了在并购行业里面做一个很好的报告工作之外,我们还开大量的高峰会议,就像现在这样的会议一样,我们把这个行业的领袖,还把媒体、政策制定部门,还有学术界都召集在一起,更好的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我来中国的原因是因为有更多的企业希望得到我们的帮助,得到我们的服务,由于我们过去的历史,我们和行业的PE和这个行业的投资银行,还有他们的法律顾问都建立了很好的产业链,用这个产业链和我们已有的资源,能很好的服务中国企业的这些并购需求,特别是在大健康产业的并购需求。

我想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现在并购的这个行业,特别是大健康领域并购行业的一个情况。重点会讲一下生物技术企业,在我们本土市场,就是美国和欧盟市场,我们看见有大量的并购现象出现,特别是对于一些平台性企业,他们出现了很多的并购,这里包括有大量的企业正在进行收购,然后他们做一些战略性的收购,包括一些PE公司他们正在把自己手上的企业拿出来出售。

现在估值还是非常健康的,我们觉得随着美国医改的进一步进行,对于生物技术公司仍然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利好消息,当然对里面的从业者,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颠簸。如大家所知,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认为在中国和亚洲的医疗卫生市场会比其他发达国家成长的速度高两到三倍,我们预计到2017年这个数字将达到4000亿美金。

这个市场对于中国的投资人和从业者都是一个利好消息,特别是在非常活跃的跨境合作并购领域里面,正如刚才Isaac Blech所说的一样,这个市场发展的前景非常可喜。就如刚才前面几位嘉宾所说的一样,由于市场巨大的增长,给药品、器械和医疗服务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商机。

虽然过去肯定会有一些失败的并购,市场也是非常的复杂,但是根据我们的研究,在过去11年中并购的市场,特别是对于成功的并购者来说,他们产生的价值是平均市场的5:1,对于并购者和从业人员来讲都是非常好的利好消息。正如刚才嘉宾所说的一样,我们的观察也是一致的,很多医疗卫生企业的成长是通过合作并购来实现的。

正如我们所知,并购是企业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同时也希望从事并购的人员能够把时间眼光放的长一点,不断挑战以前的传统观念。

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几个主要的重点,这是从我们美国和欧洲长期的投资并购市场得来的主要经验,和今天市场上面正在非常火热进行的大健康领域的并购行为是非常相关的。

第一点,要建立一个非常分散的投资并购组合,这一点我们看到泰康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同时也看到像复星这样的企业,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的建树。

第二点,要有长远眼光,这里面包括不仅是对于中国自己现在市场的一个观点,还包括对海外的一个眼光。

下面几点是关于要知道当地企业市场上的一些特色,还有整合的时候要非常谨慎、小心。

第三点,关于不断重复的做事情,熟能生巧,所以希望大家在并购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在这个基础上越做越好。

最后我想说,我深深的相信,现在在中国的医疗卫生领域也存在着世界上最最巨大的投资机会,美国和欧洲的企业在此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有很强的互补性,并且对于中国企业的长期发展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随着我们有长期的长远眼光,我们非常有耐心的进行整合,并且我们在做交易的时候设计一些非常聪明的方法,我相信这会在中国产生一大批医疗健康领域的领军企业,他们是源自中国,走向世界的。

七、Isaac Blech:今后最富有的人是生物领域的领军人

美国知名生物技术投资家IsaacBlech称,为什么在美国投资生物技术领域。在今后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进不再是比尔盖茨这一类人物,而是生物领域的领军人。

以下为Isaac Blech在中国健康大产业的未来分论坛的发言实录(部分):

Isaac Blech:生物技术新的十年正在开始,我们治愈丙肝的方法已经被发现了。从上个星期我们已经非常成功的治疗了(阿波罗)病毒,所以下面的十年我们生物技术方面的突破会比过去的100年还要多。很快的我们不需要建几十个亿美金的蛋白生产车间,我们会在病人的身上产生他自己所需要的蛋白,在他们身上自己建他们的生产功能。

我成立的一个公司之一正在这方面有新的突破,当越来越多的抗生素变得有很多的抗菌性出现,所以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有新的,下一批治愈细菌的产品,我的公司正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努力。在过去的33年中,我非常有幸产生了一大批现在市场上非常著名的生物技术公司,这些公司加在一起它们的市值大概有5千亿人民币(6.1510, 0.0000, 0.00%)。更加重要的是它非常成功的拯救了并且帮助了上百万人,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我来到中国是为了为中美之间在生物技术方面建立很好的桥梁,在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在过去的30多年中,我自己建立的和其他人建立的公司便成为了美国发展的引擎之一。中国正在一个史无前例的繁荣期,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两股力量加在一起,我们一定会产生一个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地球。

当我问(宗益股份)的董事长蒋先生(他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一个重要的投资人)他为什么在美国投资生物技术领域。他说在今后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进不再是比尔盖茨这一类人物,而是生物领域的领军人。

非常感谢大家邀请我到你们美丽的城市和美丽的国家,谢谢。

八、朱文臣: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入严重不足

辅仁集团董事长朱文臣称,我们是13亿人口,这个人均在国际上还是最低的。所以如果按美国一半的标准来制定,它是3万亿,我们是13亿人,我们人口是他的4倍多,所以我们要达到8万亿美金,不是七八万人民币(6.1510, 0.0000, 0.00%)了,占美国一半的水平。所以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支出、投入是严重不足的。

以下为朱文臣在中国健康大产业的未来分论坛的发言实录(部分):

朱文臣:我是搞制药的,大家都说大健康产业,大健康产业到底有多大?从现在国际上的一些发达国家来说,像美国,大健康产业占GDP的17.6%,美国去年 GDP是十六万九千亿美金,将近3万亿美金。这句话是啥意思?就是美国的3亿人口光健康医疗支出是3万亿美金,欧洲国家的比例是十以上,16、14、12 都有,欧洲国家最多占国家GDP的10%,包括一些其他的国家,不是那么发达的国家,也要占到百分之七、八。中国占多少呢?中国13亿人口,医疗健康产业支出占5%,如果中国能撵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来说要占到GDP的10%。

GDP的10%,我们是13亿人口,这个人均在国际上还是最低的。所以如果按美国一半的标准来制定,它是3万亿,我们是13亿人,我们人口是他的4倍多,所以我们要达到8万亿美金,不是七八万人民币了,占美国一半的水平。

所以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支出、投入是严重不足的,现在的这些医院也好,养老也好,医疗也好,整个是非常不足,空间非常大。大到啥程度?就是每一个国家财政,所有的项目都能支付得起。像养老,一些其他的保障,社会保障。只有医疗保障解决不了,所以说医保成为世界上最难的一个,没有攻克的一个方面,中国也多次这样说。

所以在这方面,只要你这个国家以人为本,人的医疗健康是政府的责任,不是说我们个体的行为,大家不要把你的健康理解为个体行为,实际是政府的,国家的责任。

国家讲究起点公平,起点公平主要指三个大方面来支撑:一个是你要教育,就是说你这个人生下来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受到良好教育了到市场上才和你公平的去竞争。第二个就是医疗,我这个人不能因为生病,或者是身体受到损伤,或者是经济受到损伤,不能使我到市场进行公平竞争。第三个就是大家提的比较少了,实际上就是基本的住房,也就是我这个人生下来不住好房子,但是我基本的住宿条件国家是要保障的。我们现在做的最不好的就是这三块,教育、住房保障和医疗。

在这方面整个国家还不敢拿出过大的力量在这方面发展,因为这个支出是天文数字,大到我们不可想象,大到每个国家的财政都不能支出。像英国医保系统是全球最先进的,为什么他们很多医院也要弄虚作假?很多病人是无法医治的。

这里面又有很多体制,社会的商业保险或者是医疗保险,那保险的钱都用完了,但是病并没有好,要继续治疗。是大病统筹啊一系列的东西,拿出所有的办法,有些病得了一辈子都需要治疗,所以说这一块空间无限大,大到啥程度?大到每一个国家都支付不起的时候。

现在整个国际社会就是这么一个行为,包括美国,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九、田源:大健康没有制药行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创始人、主席田源称,我们现在有那么多病,糖尿病、高血压、癌症、心血管这些,我们能想到的能使人生命受到威胁的疾病,这些药基本上都是仿制药,国外的药,这是特别值得大家关注的,中国大健康行业比较没有制药行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以下为田源在中国健康大产业的未来分论坛的发言实录(部分):

大家知道我过去是做金融业的,但现在已经改行,不做金融做健康行业了。这几年我们公司主要在美国有两方面的业务,一方面是投资生物制药行业,这个行业在我看来特别值得我们中国的投资人关注。因为现在中国差别比较大的,按行业来比较,最没有差别的可能就是没有互联网,最大的差别可能就是制药这个行业。这两个行业特别有意思,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发展的非常如火如荼,一个月之内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一次IPO,阿里巴巴IPO在美国就要实现了,全美国都在等待这个消息,说明中国互联网行业已经达到跟美国接近,并驾齐驱的程度了。

而医疗行业呢,特别是新药制药方面呢,中国这么多家医院,好像有5千家药厂,现在还没有一个药厂生产出一个在国际上被称之为炸弹级的销量,一个单品销量能达到5亿元以上的,中国还没有这样的药。我们现在有那么多病,糖尿病、高血压、癌症、心血管这些,我们能想到的能使人生命受到威胁的疾病,这些药基本上都是仿制药,国外的药,这是特别值得大家关注的,中国大健康行业比较没有制药行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美国医药行业发生了革命,就是大药厂纷纷关闭他们的研发中心。像辉瑞在美国东部海岸关闭了很大的研发中心,在康洲的一个巨大的研发中心我也看了,当地政府说你要愿意买我可以一块钱卖给你,他是花了上亿资金建起来的,就是因为他没有能力再做研发了,就是在药品方面的研发,根据统计要花10年时间10亿美元才能研究出炸弹级的新药。还不是说必然10年以后就可以研发出来地所以大药厂纷纷把研发中心关闭了。

那谁来替代他们呢?现在在美国出现了很多的中小型的医药研发企业,这些医药研发企业他们的规模从几个人到几十个人。在波士顿地区就有5千家这样的企业,在纽约地区,在圣地亚哥加州地区都有几千家这样的企业。所以这些企业前赴后继的来进行研发,他一旦研发成功就会被大药厂收购。

比如说他们通过了临床一期,甚至没有通过临床,显示了很好的前景,就会被大药厂用几千美金,几十亿美金收购,这个行业我们还没有关注。我们很大的机会是把他们的研发成果带到中国来,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和中国市场结合起来,这是非常大的商机,这是我在美国观察到的一些情况。

0
-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