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红树林公园以北,风光旖旎的滨海大道与侨城东路交汇处,有一片布局如花篮状的银灰色多层建筑。这就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下称“港大深圳医院”)所在。上个月,它迎来了自己的2周岁生日。
作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之一的港大深圳医院,在业内备受瞩目。然而对于普通民众,甚至包括深圳市民,却依然有些陌生。就在近日,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作为一名患者走进了这里。
看起来,这家贴着“深港合作”标签的医院,已经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初步探索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它的医药分离、高薪养廉、“先全科,后专科”、打包收费等多项创新举措,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医院运营管理模式。
与此同时,在平衡公益性与财政压力、应对国际化医疗模式与中国传统就医理念的冲突等方面,它也有不少待解的难题。近观这个“一出生就特立独行”的2岁小生命,将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宝贵参照。
“拒绝”抗生素的医院
那是6月初一个星期四的傍晚,世界杯即将开幕,记者在踢球锻炼时意外严重受伤。起初去了一家公立骨科医院,但因为早已下班,急诊医生在做了简单处理后,要求第二天做过MR(磁共振)检查后,再安排手术。
但到了第二天,医院说,当天的手术已排满,手术最早只能放到下周一,也就是受伤至少3天后。而当记者拨通了港大深圳医院的电话,答复是,先来急诊看看病情。
办理入院,抽血,拍片,在护士和身着统一护理服的护工帮助下,大约半小时便办妥。骨科那边说,手术团队已安排好,计划当晚加班手术。
因为开业时间短,外界知晓率和信任度还偏低,目前医院的日门急诊量只有约2500人,离年底计划的3600人仍相距较远,跟深圳同等规模的其他公立医院相比,更是只有一半甚至更低。
作为一家开放了绝大部分专科的综合性三甲医院,这样低的诊量,放在任何一个一二线城市都属罕见。不过,病人少固然影响了医院的业务量,却为保证医生的看诊时间、提升医疗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港大深圳医院有一项内部要求:初诊看诊平均时间专科20分钟、全科10分钟——这在太多的医院,简直可以用“漫长”来形容了。
大约傍晚6点半,记者进入手术室。主刀医生姓刘,40岁上下。曾先后在北大、复旦、德国科隆大学Augustinerinnen医院及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学习。
拥有大量境外学习、工作背景的医生,是港大深圳医院的一大特色。截至目前,该院聘有内地籍医生近300名,另有222名香港地区和外国专家取得在港大深圳医院行医执业资格,他们中每天平均有三四十人在医院提供服务。从2013年底开始,医院实施香港医生和高级行政人员夜间值班制度,由香港顾问医生或科室负责人轮流值班,“香港特色”进一步强化。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其间除了麻醉用药,只滴注了一袋500毫升“补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回到病房后,继续滴注了两袋同种“补液”。原本以为,接下来应该会有大量抗菌消炎药水要打,但医生却轻描淡写说一句“没有了”,彻底颠覆了记者对国内医院在抗菌消炎药使用上的“常识”。
就这样,除了手术当晚口服过一片止痛药,果真再也没有打过一滴药水、吃过一粒药,一直到一周后出院。要不是每天例行的伤口换药和物理治疗,记者仿佛在医院“白躺了一周”。
事后记者从院方获得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院抗菌药使用比率仅为国内传统公立医院的一半左右,其中抗生素使用比率仅为17.38%。药品使用比率只有21.11%,也远低于国内平均水平。“门诊不输液”已成为该院的响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