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广昌:很多企业都死在最完美的时候

文章来源:E药脸谱网 发布时间:2014-05-07
在这20多年和中国企业界的交流过程中,我在不少企业家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也借其中几次比较深的讨论,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从中得到启发。

图:复星医药集团董事长郭广昌

在这20多年和中国企业界的交流过程中,我在不少企业家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也借其中几次比较深的讨论,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从中得到启发。

第一次比较大的讨论,应该是跟王石关于专业化和多元化的讨论。现在这个已经过去了,而且在这个讨论中大家都各自学到了些东西,包括万科开始投资银行了,也开始做很多别的项目。

当然,我觉得这个讨论对我非常重要。这个讨论让我意识到,一个企业如果要做多个产业的运营,其实就已经是在做投资了。换句话说,多个产业的同时运营,不见得就一定不专业,比如你可以请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人来做,这样是能做到专业的。所以说,选择以投资带动多元化的运营,你其实最重要的决定,就是要决定如何分散你的资源。

对于复星这个投资集团来说,未来就是两个轮子:一个是我们要打造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能力,另外一个就是具有深厚产业基础的、植根于中国的全球投资能力,这是未来复星快速发展的目标和根本保证。

第二个,在企业管理对我来说影响很大的一个争论,是跟马云做的一个“不务正业”的事情——练太极拳。我和马云都打太极拳,我的老师也是他介绍的,但实际上两个人练习的方式,是各有其道的。我练的叫易太极,讲究的是准确性,讲究每个动作要到位,就像写毛笔字,一开始要一撇一揦,要慢慢通过准确性来打通经络,让自己经络畅通之后,才会气血畅通,才能够把真气练出来,这是一个过程。而马云不同,他的师傅是非常正宗的门派传人,再加上马云天性聪明,所以他直接从高处入手,一开始就讲究神、气相通,然后流畅,等等。所以我常常和他说,你不是用身体练太极,是在用思想练。

这样一个争论,让我想到了佛教界很有名的一个争论,就是关于顿悟和静悟的。也许上辈子做了很多修行的人,哪怕没有读书,但他很有悟性,也很有慧根,他也可以走顿悟的道路。也就是说他突然哪一天就明白了,就成佛了。但还有另外一种,天性比较愚钝,上辈子也没有好好修行,像我这样的该怎么办呢?我们只好把目标定成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的修行。可能这辈子成不了佛,但下辈子也许可以。其实做企业,也是这样。有些人做企业可以走顿悟的道路,比如说马云、马化腾,他们找到一个商业模式,十年就变成一千多亿美金的市值。但是大家想想,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走这条路?是不是每个人都成得了乔布斯或者比尔·盖茨?我觉得不见得,因为像这些人,不是所有人都能学的。但是还有另外一条路大家可以学,就是像复星这样一步步的积累。因为复星起步是从一个“三无”企业开始的,那时候没资金、没技术、也没人才。虽然成功的快速程度和巨大程度跟马云、马化腾他们不能比,但是毕竟我可以一步步去做啊。同时,作为一个投资企业来说,我注意到了巴菲特,他是可以学习的。其实他说的那些话、做的那些事,都没有那么深奥,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去做。

所以复星一直是一个静悟者,是一个在碰到瓶颈的情况下不断突破的过程。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投资集团,很重要的一块就是资金的来源。1998年复星医药上市之后,我以为资金问题解决了,一边跟资本市场结合,一边找到好的投资机会,这两轮驱动也很完美。但是看上去很完美,而且我们在2004年之前的确做得很好。但其实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建设是不完善的,融资一次跟上市一次花的力气是差不多的;第二,中国缺少支持投资型企业的银行体系,银行大多数是短期借贷。所以,复星一方面要立足于做一个投资型企业,另一方面我们的金融系统也是不支持的。怎么办?尤其2004年之后,我们痛定思痛,一定要把我们的资金渠道打开。否则你成不了一流的投资集团。

那怎么办呢?我们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复星国际在香港上市。上市我带来了什么呢?我们至少让我们具有了一个全球化的融资平台,而且为后面复星的全球化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这跟我们想拥有的资金资源之间还是有差距。所以之后我们就在思考,复星到底后面要走什么路线?我们要在哪些方面去突破?现在,我们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两个方面突破:第一个,就是在投资能力方面,我们已经有一个香港的平台,我们一定要往全球化去走。复星的很多项目已经在跟凯雷、黑石等等竞争,他们具有全球整合资源的能力,那如果复星没有,我们在竞争中就要处于劣势。我们当时想,我们要跟他们竞争的话,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我们懂得中国,我们能够为全球的企业帮他在中国发展,我们的劣势在哪里?我们的劣势就是全球能力,全球眼光,全球组织资源的能力比较差。所以,我们必须要把这个劣势变成优势,所以我们提出了“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战略,利用我们的优势去打击人家的劣势。

所以我觉得对企业来说,不管是用顿悟的方式还是用静悟的方式,不断完善、不断改进,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最近发生的一个,不是争论,而是私下一个讨论,但我觉得很有意思。前一个月李彦宏来上海,我们在聊天的时候突然聊到一个严肃的问题,就是人与机器的替代关系。李彦宏跟我讲一个道理,说是随着网络、计算机、科技以及生物医药大发展之后,未来机器一定会比人聪明。我说机器老早就比人聪明了,但是我认为机器永远不可能代替人。为什么?因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而机器再聪明也都是人赋予的。

这个跟企业管理,有什么关系呢?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推荐大家也一定要看,马化腾写的,就是打造一个可以进化的生物组织。现在大家开始关注一个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样的企业组织是好的?我们企业组织是不是应该像计算机一样准确,没有混乱?还是说更像一个生物体,可能里面是有灰度的,是有混乱的。就像人这个生物体,可能每天都在产生癌细胞,但是我们的免疫系统把它消灭掉了,所以我们是做不到我们生物体没有癌细胞的。所以,我们的组织,是不是越稳定越均衡越好?最近很火的一本书叫《失控》,里面就有一句话,“均衡即死亡”。也就是说在高度完美、高度均衡之后,这个组织还有活力吗?所以,我们到底要打造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如果我们确定了一套东西可以管用一百年,怎么可能呢?我更倾向于企业要有活力,哪怕有一定混乱;反而最怕的,恰恰是看上去很完美,但其实已经完了。多少企业都死在最完美的时候?

我觉得马化腾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是这种思维,作为一个IT男,他有这种思维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没有他这种思维,我可以说就没有今天的微信,因为他允许了内部某种冲突的存在,微信不是他的主流做出来的,是所谓的一些非主流,一些有冲突的小团体做出来的。因为有了微信,让别人变得很危险。

归根到底我讲这些就一个意思:我觉得一个企业的活力,一定要让它保持一定的开放性、一定的灰度。

Q&A

提问:郭总你好,我研究复星很长时间了,我发现复星有了保险这个轮子以后,投资的是很杂的,旅游业,消费业,还有郭总说要兼并500家医院,一般的投资人很难像复星这样财大气粗,在接下来十年,郭总最看好的是哪个行业?

郭广昌:先回答你这个行业,最看好的就是健康行业,一个是投资别人的健康,另外是投资自己的健康,都很重要。

回答你前面的问题,我觉得复星的投资看上去很乱,但是我自己感觉是形乱而神不乱,神还是在的,中学写作文就告诉我们这一点。应该说尽管我们历史上投过重化工,但我们所有的投资都是围绕两个主线。

第一个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第二是在这不同的阶段里面,中国人需要生活方式提升所带来的提升,我们的神就这两个。

第二,从现在开始,复星核心的投资就是围绕中国中产阶层新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复星要成为新生活方式的提供者。我们投资地中海俱乐部,就是在座的各位带全家去旅游的地方,我们投资FF,就是比你们更年轻一点的小女孩,在来不及大牌的时候,是付得起的奢侈品。我们投资的医院,虽然贵一点,但是你就不用去托人看病了,不用排那么长的队了。看上去那么多投资,其实我们就回到一点——中国消费升级,中国的中产阶层崛起之后,对新的一个升级的要求。

提问:我想请问一下您做投资方面有没有在中国的高科技行业有一些想法?您对这个行业怎么看?未来会怎么发展?中国什么时候能够赶上美国的发展速度?谢谢。

郭广昌:最后一个应该是总理回答,我可以回答前面几个,我觉得我们学习巴菲特,并不是什么都照搬,更重要是学习两个轮子驱动,学习他的价值投资,特别是长期投资和很有耐心的投资。但是我觉得他不投资高科技是不对的,他错过了整个高科技的投资浪潮,可能恰恰是他的伟大之处。

但是像我这种修行不到位的地方,恰恰是我不懂之处,不懂就不要装懂,所以他不投我们是要投的。对于高科技,我非常的感兴趣,我很佩服李嘉诚先生,非常不容易,香港他走出来,从地产起步走出来,而且有几个投资在美国也做得很好,这里有巨大的空间。

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任何的传统行业都面临着颠覆性的时候,你如果不懂技术,不懂最新的技术方向的话,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复星会非常关注高科技的投资,尤其我们是有行动的,去年引进了非常好的VC团队,在硅谷也设立了VC投资团队。至少有一个什么好处,逼迫我去看很多东西,逼迫我去跟很多90后最年轻最新锐的、匪夷所思的一些人去谈,这个对我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这方面我们会围绕互联网,围绕健康领域,我们都会做一些投资。

尤其在医疗和医药这块,我们在硅谷设立了三个研究中心,同时又跟中国三个研究中心对接,这样我们既能接触到最前沿最一流的医药高端,同时又可以把中国的成本优势嫁接进去,我觉得我们的团队是非常优秀的。另外你问到我们跟美国的差距,我现在的确很崇尚美国,我觉得很简单,美国会犯错,但是美国纠正错误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太强了。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在于会不会犯错,要创新一定是会犯错的,你如果不能包容失败,怎么可能创新呢?但关键是它这种精神在于宽待失败者,尊重失败者,所以它有非常强的创新能力,它通过创新解决了能源问题,这是很了不起的。因为创新,未来因为机器人的出现,机器人的大量使用,中国的制造业压力很大,原来我们赖以生存的成本优势可能会受到极大的挑战,现在已经受到极大的挑战了,所以我觉得我们一定要进行制度创新,去推动中国高科技的发展,同时我们一定要用开放的心态去反向整合全球最好的资源,而不是一定要所有的事情都是你做的。

提问:郭总你好,我们看到中国很多企业就是密集型,像很多大的公司,苹果公司生产手机获利是45-55%,而我们同样生产苹果手机的厂家才有1.5%的获利,今天有很多精英,我想跟大家呼吁一下我们的企业家虽说很有钱,虽说很成功,为什么我们不去投资一些真正给我们企业自豪的产品,今天看病,所有的高科技都是进口的,我想在这里呼吁一下,郭老板是否能考虑一下给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上面给我们多做出一点让中国人自豪的事情,谢谢。

郭广昌:我回应一下,第一个,别人赚多少钱,你赚多少,这就是丛林法则,这就是市场经济,所以我们不用抱怨。第二个,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我们要加强对创新的投入,让我们自己在丛林法则里面有更好的一个位置。第三个,复星是非常愿意多投一些创新类的产品,尤其是跟中国人健康相关的,老实说,如果我们的药,我们的健康,我们的老龄化社会带来很多问题之后,如果都要靠进口的,或者要靠别人帮我们解决的话,中国人是付不起的,承受不了这样的负担的。复星尤其在医疗和医药创新上,包括你讲的医疗设备,这一块我们都会加大投入,包括我们已经收了最高端的医疗方面,是美容方面的,至少未来女孩子要美容也不一定全跑到韩国去,谢谢。

提问:想问您一个问题,您说了今天是来找人的,我想问MBA毕业如果去复星的话到底干什么?

郭广昌:其实是不是MBA毕业这个真的不是特别重要,就像是不是读哲学也不是特别重要,关键还是你本身的履历和本身给人的感觉,我觉得我们比较喜欢用一批人,30岁到35岁,在座的大部分是这个,45岁以上基本上显老,如果人生履历到45岁还在找工作,或者还不是非常成功的话,基本上戏也不大了,这是一个概率问题。现在的行业需要你有企业家精神,我最看重一个人,首先是他的悟性,是学习力,并不是一定是什么学历,或者我拿到一个问题知道怎么去学习,怎么去总结,去听别人。

第二,最重要的是一种企业家精神,复星倡导的是什么,我们希望每一个员工都有企业家精神,所谓企业家精神最根本的就是对结果负责。在外资企业里找那种叛逆的人,在民营企业里面找那种循规蹈矩来中欧学习过的人,这两种人都比较宝贵,但是最怕的是在外资里面已经把他打造成形了,希望把我们复星改造成另一个GE,也很怕在民营企业里是脱缰野马,内心深处必须有企业家精神,对结果负责。没有这种精神是做不好的。

0
-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