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研究人类的DNA,预知可能发生的疾病,研制出新型的DNA药物,就有可能让人类永葆青春!”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上,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阿龙·切哈诺沃出语惊人。
前不久,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决定割除双乳乳腺的事件引发舆论聚焦:她之所以要做切除手术,是因为她很有可能携带一种导致乳腺癌的基因。此举被一些人解读为,基于基因检测的个性化诊疗时代的来临。阿龙·切哈诺沃谈及这一例子,并把研发新型DNA药物这一个性化的医疗手段看做未来第三次药物革命。
切哈诺沃介绍,从20世纪至今,人类的药物研发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第一阶段,以阿司匹林、青霉素为代表。上世纪 70年代到上世纪末,是第二个阶段,许多至今畅销的药物就是在此期间发明的。此类药物的发现方式在切哈诺沃看来,有点类似“在1万把钥匙中寻找自家房门的钥匙”,这就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使用同样的药物,几年后,一些病人去世或病情没有明显好转,而另一群人病情却有好转,有的甚至治愈。
“我们的认识需要有180度的转变”,切哈诺沃说,要看这个病人的DNA里有什么问题,两个患相同病症的人DNA有什么不同,针对疾病进行基因筛选,知道哪些药物能真正“对症下药”。
自本世纪初,这种被切哈诺沃称为“个性化、可预见性、可预防性、患者可参与性”的新革命带给人类无限的“诱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即个性化药物,它意味着,即使是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人使用的药物也是不同的,或者说同样的药物在不同病人身上的疗效不同。切哈诺沃也因此认为类似阿司匹林等畅销药物雄居市场几十年的时代将宣告终结。
但他同时表示,在DNA和生物制药方面,还面临个性化药物研发的许多个性化问题和障碍。比如动物模型的缺乏,药物也离不开动物实验环节,可是,上哪里找那么多和人类个性化疾病一一对应的动物模型?
伦理层面也存在风险。切哈诺沃说,如果一个制药厂知道一个病人的基因组排序,会不会存在信息泄露问题?还以安吉丽娜·朱莉此次的选择为例,朱莉对她的两个亲生女儿未免欠考虑。因为她的选择,无形中等于公开了其女儿也有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