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药材市场价格不断上涨,与之而来的是中药材造假现象也日趋增多。《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调研并实地暗访了解到,制假售假不仅从过去的名贵药材向普通药材扩散,而且造假手段翻新增多,甚至用淬取后的药渣“鱼目混珠”,非专业人员难以辨别。
随着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中药材制假售假已经从名贵中药材,扩展到普通中药材,而且手段也日趋翻新。药厂淬取后的大量药渣也被掺入正常药材中以次充好。在高额利润驱动下,形成了一条黑色材产业链。如何净化中药材市场?如何保证中药材质量?
实行产地管辖,规范交易管理。中药材,不外乎天然矿物质和动植物产品两大类,依赖野生药材和人工种养两种渠道。采取属地管辖,注册集中养殖,区域化规模种植,零星散户不得单独交易,厘清源头,确保货真价实。中药材不是蔬菜瓜果,关系千家万户民众健康,不得自由买卖随意销售,实行专卖制。制定行业标准,打击以次充好,掺假售假的行为。
明确监管责任,加大打击力度。中医药具备贯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涉及到中医药事业管理的多个部门,应分工明确团结协作,避免监管“真空”,不给制假、售假者可乘之机。药材作为特殊商品,贩卖假药材,从某种程度而言,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对掺假售假者,应让其倾家荡产,终生行业除名,以犯罪论处。
医药行业,关乎民生大计。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瑰宝,具有现代医学难以取代的地位。保证中药材质量,确保传统中医疗效,须尽快斩断中药黑色产业链,让百姓吃上放心药。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