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始,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正式升级为其全球神经科学研究“总部”,主导其全世界范围内神经科学最前沿的药物研究活动。
“由中国研发中心来主导全球在这一领域的研发工作,标志着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已经成为具备完整研发能力的国际性药物研发基地,创造了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展创新药物全程研发的先例。”葛兰素史克高级副总裁、中国研发中心总裁臧敬五博士在葛兰素史克研发中心成立5周年之际告诉记者。
从9月开始,中国研发中心正式升级为其全球神经科学研究“总部”,主导其全世界范围内神经科学的最前沿的药物研究活动。
据记者了解,由于此前多数跨国药企在华研发中心只是开展临床研究和药物申报注册,而此次葛兰素史克神经研究领域的总部升级,也使其成为跨国制药公司中首个在华落地的真正意义上“指挥全球”的研发中心。
目前,葛兰素史克公司重点投资的研发领域有6个,神经科学正是其中之一。神经系统药物研发的所有的决定、计划将全部由中国研发总部来“拍板”。在美国、新加坡和英国的研发部门将全程为中国研发中心服务。中国研发中心将领导神经系统药物从化合物筛选、临床试验到注册上市的全过程。
一直以来,神经科学药物的开发都是GSK研究的重点和主要方向。1950年,随着在全球最先推出彻底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Thorazine(氯丙嗪),GSK也因这一里程碑式的药物发明,彻底确立了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
随着中国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与之高度相关的老年痴呆、帕金森等疾病发病率迅速上升,并呈现低龄化趋势。
基于此,2007年GSK中国研发中心成立时,即定位于专注该领域的最新药物研究开发,在神经炎症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等方面开发药物,针对现今高发的多发性硬化病、帕金森氏综合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严重高发疾病展开研究,目前,该中心已经成为GSK全球第三大研发中心。
公开数据显示,仅2009年一年,全球用于老年痴呆症的经济花费3150亿美元,每人每年用于痴呆症的总费用在低收入国家约为 1521美元,在中等收入国家估计为4588美元,在高收入国家则在17964美元上下。保守预计,仅老年痴呆症药物市场容量就已经超出50亿美元。
不过,开发神经疾病治疗药物并不容易,近5年内,已经有数家国际制药公司相继关闭了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项目。
但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近些年来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进展。臧敬五表示:“目前,中国研发中心领导着GSK在全球神经科学治疗领域内的研发项目,已经有6种临床化合物分别进入了全球Ⅰ期、Ⅱ期临床试验阶段。”
与此同时,中国新药研发团队已经开展了针对30种适应症和20种化合物的临床试验,现阶段有44项临床试验在全球同步进行。
据记者了解,在研发成本明显提升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中国研发成本低的优势,已经成为跨国药企的共识。葛兰素史克已经日益把提升研发的回报率作为评估研发中心运作水平的主要指标。
年初,GSK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威蒂在2011年年报中透露:“我们的战略重点之一是提高研发回报和产出率,在目前全球平均10%的投资回报率基础上,将我们2010年所有项目11%的平均投资回报率提升至14%。”
臧敬五指出:“目前,全行业在这方面的平均水平在9%~10%左右。GSK实际上在3年前就把目标设定为14%,最近几年在这方面有很大进展,正一步步接近这个目标。”
升级之后的中国研发中心不但将开展化学药和生物制药的研发,还准备开发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药物。
臧敬五指出:“现在我们也在考虑针对中国的一些疾病和中国的一些特色来做研发。比方说我们最近启动的对于中药的研发,这可能是跨国公司第一次考虑在中药方面进行研发,希望把这些有特色的中药推广,不单单在中国,同时也希望能够推广到全球市场。”
据记者了解,现在不少跨国制药企业开始对中药感兴趣,很多国际CRO公司都开始参与到此类药物的研发之中。不过,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把中药列入其全球战略。
根据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的计划,公司将采取与其他企业希望能把产品快速地推向市场完全不同的策略。“我们的做法有几个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的目标不单单是中国,希望我们的研发能够把一些创新的中药产品推到中国市场,另外一个很大的目标是希望把它全球化,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臧敬五表示。
葛兰素史克把目标瞄准中药现代化,在其计划中,对中药的研发不是简单地做一些改进,而是把葛兰素史克的一些最先进的核心技术用于中药研究。
臧敬五强调:“希望能把中药已经有的经验跟跨国制药企业现在小分子化合物研究的这些经验结合起来,形成一些新的化合物。”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