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未满足的市场需求巨大,但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药物研发所面临的挑战,令一些大型制药公司望而却步。神经科学基础研究的知识财富,怎样才能成功地转化为新的治疗药物?
病理生理学有待阐释
在过去20年里,尽管神经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获批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新药数量仍然很低。此外,具有真正新作用机制的药物更是罕见。如今广泛使用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如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治疗药物,通常是基于多年前已确定的药物作用机制所开发出来的。
开发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面临的挑战有:首先,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仍没有得到很好地阐释;其次,目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前模型可能无法有效模拟新的发病机制;第三,缺乏疾病改善和预防有效的验证方法,包括缺乏合适的生物标志物。
科学家在疾病生物学和神经递质受体的药理学研究上已有了重大进展,新的成像技术可有效帮助阐明中枢神经系统潜在药物的作用特点,许多新的中枢神经系统靶点近年来也逐渐得到临床验证。例如,AMPA(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受体增强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1受体拮抗剂是两类具有潜力的抗抑郁药,几家大型制药公司均获得了临床前研究资料。然而,这两类药物还没有进入临床试验,主要是因为没有健康的脑内靶点来促进生物标志物帮助人类选择剂量,对“假说”进行充分测试,进而证明这些机制有效和安全。
共享数据库
基于上述原因,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开发的成功率低于基于已确定发病机制可反复优化的其它领域的新药研发。无怪乎制药企业纷纷从中枢神经系统领域撤退。
那么,该如何增加未来的开发成功几率,促进此领域的研发复兴呢?
一个出发点是,思考我们从过去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中得到什么。一个优秀的案例是帕金森病治疗药物。帕金森病由黑质多巴胺丢失引起,从而促使多巴胺替代疗法(L-DOPA)和多巴胺增强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和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的开发,以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
在我们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进展中,特别是近年来基于基因组学的应用进展,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大量潜在的药物靶点被发现。然而,每一个新靶点在验证其与疾病相关性,并找出合适方法进行干预上存在巨大挑战。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开发的高失败率主要是对疾病机制了解不足。原本可以把整个领域的研究集合起来创建一个数据库,但现在的情况是,不同企业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寻找那些已被别人发现的靶点,而不是建立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之上。如果科学家能系统地研究一个重要假设,业界可分享其研究结果,该领域的研究无疑将变得更有效率。
在进行开发之前,制药行业应通过多种方法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靶点进行验证,如阿尔茨海默病影像学倡议(ADNI)和帕金森病标记物研究项目(PPMI),都是很有价值的做法。基于人类遗传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动物学(包括转基因模型)以及生物标志物的发展与特性,开始时有很多重要的靶点需要研究,到最后仅有极少数符合要求。
提高成功率的一个关键在于选择适合多种候选药物的生物标志物,以确定这些候选药物的活性,进而对临床假说进行充分测试。一旦获得候选药物作用机制足够的证据,制药公司应对最有前途的分子重新设计以减少脱靶效应。
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疼痛、偏头痛、帕金森病和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以百以万计的人。鉴于这个巨大的未满足医疗需要,制药行业必须与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合作,致力于推进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推出有效药物。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