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罗氏诊断和无锡博雅生物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干细胞储存和临床应用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根据合作协议,博雅干细胞库率先在国内引进罗氏诊断的cobass201系统,将NAT技术应用于脐带血的血液筛查,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减少输血性HIV、HBV和HCV等的感染情况,提高血液质量。以往,NAT技术主要用于血站对血液的检测,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发展,罗氏也将把NAT技术更多地用于生命科学领域。
目前,罗氏诊断对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景也十分看好。据罗氏诊断方面预计,2013年全球的生命科学市场大概在330亿美元左右,每年的增长率大概为8%。因此,罗氏诊断大中华区总经理黄柏兴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和博雅进行核酸检测NAT项目的合作。至于未来的其他合作,我们也达成了一些初步共识,将在产品、技术上展开。”
得到罗氏NAT技术支持的无锡博雅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晓椿博士表示:“我们将以优质的服务而非价格来争取客户,这是博雅干细胞库能够向世界最高规格干细胞库方向迈进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在医学界,干细胞被称为“万用细胞”,医学研究者认为干细胞研究(也称再生医学)有潜力通过修复特定的组织或生长器官,改变人类疾病的治疗方式。临床实验证实,目前可用干细胞作移植治疗的疾病超过92种。
据美国FACT协会亚洲区督导员陈俊?博士介绍:“在国内的部分干细胞库,或者日本的干细胞库,都是采用手工操作来处理干细胞,这就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如果通过手动操作,处理样本的速度就很慢,处理一份样本至少需要3个小时;其次,手工操作时,所有数据都是手写的,手写的数据就可以随时进行修改,修改完后又没有相应的记录,就难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目前,手工操作的干细胞库存在的致命伤是污染率的问题。据许晓椿博士介绍:“使用手工操作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细菌污染,一些国外的干细胞库在使用手工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大概有10%的样本会受到细菌污染,100份样本中会有10份受到污染,这个污染率非常高。”
此外,用于提取干细胞的脐带血自体保存前,需要经过检测、分离等多道医学工序。其中一项就是要对血液进行筛查,以保证其中没有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 HCV和艾滋病病毒HIV,合格后才能储存。事实上,有些母亲患有隐匿性的HBV、HCV或HIV感染,但她们本身并不知情,而常规的血清学检测技术(ELISA)可用于检测血液中HBV、HCV和HIV的抗体,但当血液正处在感染“窗口期”时,ELISA就无法准确检测,而90%以上的HBV和 HIV传播风险及75%以上的HCV传播风险来自于“窗口期”病毒感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博雅干细胞库通过引进罗氏诊断cobass201全自动核酸筛查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检测,据陈俊?博士介绍:“全自动化系统最重要的就是稳定性,可以降低一半的污染率。以前用手工方法的时候,大概需要60天来培养新技术人员,才能做到60%干细胞的回收率,也就是说,1个样本中如果有 100万个干细胞的话,技术员能够提取60万个干细胞。可是,如果采用自动化系统的话,培训3天就可以达到100%的回收率。”
而cobass201全自动核酸筛查系统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其NAT检测技术。NAT的优势在于可以将病毒检测“窗口期”明显缩短,有研究表明,通过NAT 检测,可将输血传播HBV、HCV和HIV的酶联免疫检测“窗口期”分别由原来的50天、72天和22天缩短至25天、59天和11天。从而减少病毒经输血传播的发生率,大大提高血液制品的安全。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