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K与武田制药双双败阵

文章来源:生物谷 发布时间:2011-08-15
2010年7月,GSK公司的文迪雅由于其具有某些不良反应被FDA要求退出美国市场,现已明确将于今年11月18日退出.2010年9月,FDA公告称对武田的艾可拓进行评价,以验证其是否会增加膀胱癌发病率.

2010年7月,GSK公司的文迪雅由于其具有某些不良反应被FDA要求退出美国市场,现已明确将于今年11月18日退出。2010年9月,FDA公告称对武田的艾可拓进行评价,以验证其是否会增加膀胱癌发病率。直至今年8月,FDA要求武田制药修改药品标签。看来确是两家药企各自的药品存在质量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是两家药企为争夺市场而展开的一场暗斗。只可惜,明争难解,暗斗也难清,最终落得两败俱伤。

8月4日,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宣布修改吡格列酮的药品标签,要求生产商必须提示长期使用该药物将增加膀胱癌的发病率。美国市场上共有四个吡格列酮制剂受影响,均为武田制药生产。

吡格列酮为治疗药物,FDA此举意味着武田的艾可拓系列吡格列酮制剂可能遭遇美国市场的抛弃。中国国家药监局暂未对此事做出反应。2009年,药监局曾要求国内企业修改吡格列酮制剂的说明书,加入了“增加心血管风险”的相关内容。

目前,国内吡格列酮仿制品生产商众多,包括恒瑞医药、华东医药、康恩贝等上市公司。8月10日,方面表示:“这个药品销量并不是很大,市面上主要是外资品种销的好一些。当然,不排除国家药监局进一步要求国内企业修改说明书的可能。”

这一起药品警示事件,背后故事却不是那么单纯。

从天堂到地狱

不断进攻。2010年7月,有专家向FDA提出,GSK公司隐瞒文迪雅的不良反应信息,要求其退出美国市场,同时推荐武田制药的艾可拓作为患者的替代药物。当年7月14日,这一场闹剧以文迪雅再次被黑框警告收场,武田制药全胜。

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010年9月17日,FDA突然公告称,正在进行对艾可拓的评价,以验证其是否增加膀胱癌发病率。

这是一个现在看来很蹊跷的举动,并且很难将之与GSK撇清关系。

尽管开始评价之时,并未对武田制药产生影响,但随后FDA不断更新这一评价行为的信息,直到今年的8月4日,要求武田制药修改药品标签。FDA对修改令的解释是:注意到法国已经暂停使用吡格列酮,而德国也明确表示不对新患者使用该药物。

由于文迪雅已经明确于今年11月18日完全退出美国市场,因此GSK和武田制药可谓两败俱伤。

更绝妙的是,2011年3月份,也就艾可拓是武田制药发明的胰岛素增敏药品,其治疗的机理有创新之处,因此从上市之初就受到追捧。2006年专利到期后,仿制者更是蜂拥而至。

政府事务总监朱跃萍告诉记者:“有的糖尿病人适合用这类药,吡格列酮制剂在国内也应用了好多年,并未听说过有严重不良反应。”

不过在艾可拓之前,(GSK)公司的文迪雅(罗格列酮)才是这一市场的绝对王者,2007年文迪雅全球销售额高达18亿美元。

但就在那年,FDA发现文迪雅的不良反应增多,易引发患者心脏病,文迪雅在美的销量开始快速下滑。

2007年6月,文迪雅和艾可拓同时被FDA施以黑框警告,这是FDA对药品风险的最高级别提示。

在这之后,文迪雅在2007年12月第二次被黑框警告,而艾可拓则神奇的躲过了这一劫。在文迪雅被警告的第二天,武田制药就宣布在美国60份报纸、82个城市为艾可拓开展大型的宣传运动。

武田的目的不言自明,并在之后

是GSK和武田胶着之时,与百时美施贵宝联合开发的类似药品达格列净正式向FDA提交新药申请。两大巨头联合声明:达格列净是完全不同于文迪雅和艾可拓的新药。

四家世界级制药巨头一时间陷入糖尿病增敏剂的纷争之中。最后,FDA以达格列净同样存在心脏病和膀胱癌风险为由,驳回了该药的申请。阿斯利康和百时美施贵宝败兴而归。

国内相对平静

外资药企争夺美国市场可谓手段用尽,但反观国内,却是一片“祥和”景象。

此前,文迪雅深陷泥潭之时,国内仿制企业就未受到波及。恒瑞医药(600276.SH)、太极集团(600129.SH)、海正药业(600267.SH)等都生产罗格列酮制剂,其中太极集团的销量还超过了GSK。但药监局未对罗格列酮提出任何警示,仅表示关注其安全性问题。

朱跃萍告诉记者:“这类药品只有糖尿病人会用到,所以不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但这次吡格列酮被警告,可能会引发国家药监局跟进。副总裁王如伟表示:“我们目前还没有收到药监局的通知,但我个人估计,国内也会修改说明书。这肯定会对产品销售造成一定影响。”

2009年,国家药监局曾对吡格列酮进行过一次说明书修改,增加了风险警示的内容。因此王如伟认为,药监局极有可能进一步警示。

国内吡格列酮制剂最大的生产商是华东医药(000963.SZ)旗下的中美华东制药。今年上半年,吡格列酮片中美华东整体销售收入的3.26%。而(600572.SH)相关药物的销售额仅为每年数百万元,王如伟表示:“即便该药的使用受到限制,也不会影响公司整体的业绩表现。”

武田制药在国内的销售同样一般,不及中美华东以及北京太洋等企业。因此在2009年年底,武田联手开拓中国市场,试图借助辉瑞的销售网络,加大国内艾可拓的销售量。当时的文案中,武田表示“预祝艾可拓在中国市场创造完美奇迹”。

奇迹并未如期出现,武田却可能倒在艾可拓之上。这一场几乎所有知名跨国药企都涉及的纷争,最终没有真正的赢家。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