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非传统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并提出了未来新形势下可能出现的新模式。
传统模式与非传统模式的对比
管理方法的改善,改变不了工程技术。而工程的技术构成及技术的发展却要对工程管理的方式方法产生较大、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由于技术含量差异及其对工程管理的影响,目前产生了两种有差别的实施过程。即传统的项目实施过程和非传统的项目实施过程。前者的项目管理由法人单位的工程建设指挥部或基建处(科)组织,按建设进度划分为项目工程设计、招标与施工过程,即在完成前一项全部工作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这主要针对技术构成比较简单的建设项目,或是虽项目技术构成复杂,但投资方打算利用较充分的时间解决设计中的技术问题,使设计可不留尾巴。
制药工程项目一般采用这种方式。但许多情况下,制药项目的技术构成非常复杂,一些专业工程需由专业设计单位和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若干安装公司(如空调净化、化工设备及管道、制剂设备等)来承担。在制药工程施工队伍中,也出现过所谓工程总承包,它是由某一个单位牵头(通常是设计院)将建筑公司、空调净化设备公司、化工建设公司或临时召集药厂的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包括强电和弱电)组成松散型的所谓工程总包公司,但实际上,对于制药工程建设,国内尚未见过包括设计(含前期立项、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安装、工程监理这样的权威性工程公司,即真正意义上的工程总承包公司,来实施交钥匙工程。
由于有的业主没有充分时间集中解决全部设计和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因此,另一种称为非传统的项目实施过程也就应运而生。这一实施过程亦称为快速路径法,这就是过去称为“边设计、边施工”的方法。它对于要求工期短、投产快的小型工程可采用。它将设计过程分割而逐次完成,但由于缺乏完整的构思、可能造成设计的屡次调整与变更,尤其造成工程返工,导致材料损失、工期延长给经济上造成损失。
传统的管理模式基本上应用于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民营企业新建项目。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在制药工程建设中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在技术发展迅速和工程质量要求更高的形势下是难以适应的。因此,与国际工程管理标准接轨成为难以回避的选择。但如果采用CM管理模式,一方面国内业主还不熟悉、不习惯、不放心;另一方面,制药行业还缺乏这样一支过硬的专业队伍。
随着2010年新版中国药典的实施和修订后GMP的颁布,这将促进中国制药行业向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重新组合,这无疑又将促进新一轮以提高药品质量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在这种新形势下,CM(代理式总包型)管理模式将可能取代传统工程管理模式。为了与国际上的工程管理模式接轨,目前合作的国际建设项目的CM模式将有可能在国内独资项目推广。可能采取这样的步骤,一方面先从试点入手摸索经验;另一方面,着手组建制药行业的工程总包公司(从过去的松散型向紧密型过渡,从半专业性向专业型过渡),培养人才锻炼队伍。CM模式在国内项目实施的前提是,行业系统能组建有管理能力和高技术水平的经济技术实体,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按地域分布的CM公司来承担制药行业工程建设管理与施工任务。
设备的设计和选型
如何设计或选择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设备?首先,必须满足产品产量和质量要求。任何医药工程项目,设计任务书都明确规定项目的名称、品种产量规格和质量标准,这是设计的重要依据。其次,如何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满足GMP对设备的各项规定,这是不可改变的原则。
设备选择应参考性价比,不是单纯的产量、质量问题。技术含量高的设备产能大、质量好、创造价值高,相对比较可能投资费用少,有利于提高总体工程质量。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