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基药招标青睐安徽模式

文章来源:生物谷 发布时间:2011-07-27
在基药招标"安徽模式"种种弊端暴露之后,医药业内尤其是品牌药企曾冀望"上海模式"能在其他合适省份推广.

在基药招标“安徽模式”种种弊端暴露之后,医药业内尤其是品牌药企曾冀望“上海模式”能在其他合适省份推广。不过,令人失望的是,江苏省、浙江省都没有采用“不唯低价是取”的“上海模式”,而在6月下旬启动首次基本药物招标采购的广东省,采用“上海模式”这一可能性也很小。

“从目前来看,广东基本药物招标还是‘唯低价论’的‘安徽模式’,参考‘上海模式’的可能性很小了。”昨日,广东一家品牌药企负责政府事务的赵先生告诉记者。

唯低价是取占上风

从昨日开始挂网征求意见的《广东省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方案》来看,广东基药招标确实沿袭了“安徽模式”:技术标和商务标“双信封”评价方法、一品一厂三剂型、最低价者中标。

据“实施方案”,今年广东基本药物采购范围包括307个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品种以及244个地方增补品种,使用范围包括县以下基层医院与县及县以上医院。

赵先生告诉记者,从“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来看,“最低价者中标”这个核心评价原则不会改变,这意味着企业将在广东基药招标中再次面临价格厮杀。

去年“唯低价论”的“安徽模式”实施之后,出现了“劣币驱除良币”的结果,品牌药企在安徽几乎全军覆没,中标的多数为中小药企的超低价品种。从实际采购来看,安徽省基药380亿元的政府承诺采购金额只采购了4.5亿元。

而“上海模式”则采用了综合评价的方法,加大质量权重,质量分占七成,价格分只占三成,还进行了区别定价等质量层次划分。从结果来看,品牌药企首次成规模在基本药物市场中标,、上海和黄药业以及外资药等品牌药在全国首次成规模中标。

本报记者注意到,江苏和浙江的基药招标也遵照了“安徽模式”,相关中标结果目前还未公布,但包括北京同仁堂、广药白云山和部分外企等在内的品牌药企已向本报记者表示,按目前的价格企业中标机会很小。

企业降价换市场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执行总裁卓永清认为,“在基本药物制度推行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各地区在疾病谱、医疗卫生水平、患者需要和财政支付方面的差异,对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可以允许向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卫生产品和服务,至少要保证现有医疗水平不降低。”

事实上,外企在上海基药招标做了很大让步,中标品种整体降幅甚至逼近30%。制药外企协会也希望,如果外企在广东基药招标上能做出类似让步,他们的相关品种能进入广东基药采购。

广药集团有关负责人则表示,作为品牌药企目前比较困惑。按照目前国内基药招标的趋势,品牌药出现“价格倒挂”的现象在各省份多次出现,不少企业只能“降价换市场”。

“现在品牌药企都在做选择题,大医院还能够做的品种,在基层医院市场就观望甚至放弃,一些适合在基层医院做的二线品种才愿意降价进入。

”杭州一家品牌企业化学药事业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而上述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领域的种种做法,虽然令基本药物整体价格有所下降,但也出现与新医改目标背道而驰的结果:因为全国大城市的社区医院用药水平出现下降,病人开始向大医院返流。

东莞市一位社区医院院长建议,这种现象尤其是在慢患者群体中比较常见,相关政策设计应增加基层医院用药的灵活性,以保障患者在基层医院也能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