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病原菌基因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1-07-06

猩红热的病原体是化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该病菌可通过皮肤伤口或者唾液(空气飞沫)传播。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香港共有466名儿童被感染,其中两人死亡。通常春夏之交是猩红热的高发期,但从今年香港感染人数的增长趋势来看,高峰期可能会持续整个夏天。

化脓链球菌的抗原主要有三种:1.核蛋白抗原或称P抗原,无特异性,各种链球菌均同,与葡萄球菌有交叉。2.多糖抗原或称C抗原系统族特异性抗原,是细菌壁的组成成份。对人致病的90%属于A族,其次为B族,其它族少见。3.蛋白质抗原或称表面抗M、R、T、S等四种不同性制质的抗原组份,具有型特异性。是链球菌细胞壁的蛋白质抗原,位于C抗原外层,同族链球菌可根据表面抗原不同进行分型,如A族链状菌可据此分为60多型。

目前我国香港完成并公布了新近爆发猩红热病菌的基因组草图。根据目前的分析结果,研究人员发现该菌株属于M12型链球菌,该型链球菌在欧洲、南北美洲以及亚洲都有分布,以前并未显示出异常的毒力特征。由于以前发表的两株链球菌全基因组序列只能覆盖这次流行菌株的95.2%,该菌株的特有序列可能是导致毒力及传播能力增强的重要原因。

香港大学及相关单位正在继续对病菌进行紧张的研究,预期将在一周内完成更精细的基因组图谱绘制。并将与香港以前分离到的链球菌菌株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寻找该致病菌株特有序列的来源和变异规律,以期为更好的控制疫情、防止疫情蔓延提供科学依据。

0
-1
收藏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