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森:破译血液疾病的健康密码

文章来源:生物谷 发布时间:2011-03-31

张广森,男,1953年出生,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湖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内科教授、一级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血液病学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科主任,分子血液病研究室主任,中华医学会湖南省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从1995年至今,先后担任《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副主编、《中华血液学杂志》、《血栓与止血杂志》、《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中国输血杂志》、《临床血液学杂志》、《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中国输血杂志》、《临床内科危重医学杂志》、和《内科-理论与实践》等10余种学术期刊编委、《中华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并受缴为8家国际SCI级杂志审稿专家。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 8个;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20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先后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成果奖5项;1998年荣获“湖南省教委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2003年荣获“中南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广森教授在医学研究的漫漫长路中披荆斩棘,不断向血液病未知领域发起挑战,解读人类健康密码,终于创造出医学领域里的奇迹:

关于麻将相关性深静脉血栓的研究发表于《柳叶刀》上,并被《纽约时报》等国内外十余家媒体争相报道,影响因子高达30.718;

先后在国内首次诊断并报道了7种疑难少见血液病(国际/国内刊物);

成功诊断并治疗一例国际第3例继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因子XIII缺乏的严重出血性疾病病例,引起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

…………

张广森出生于湖南祁阳乡下的一个裁缝人家,自小清贫艰苦的生活给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顽强的毅力以及一颗志存高远、想要济世救人的心,让他甘愿在艰辛的医路上洒下自己的血与汗。

18 岁那年,作为一名民办教师的张广森,成功的考入了梦寐以求的湖南医学院,从此,一步一步执着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至今,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高质量论文200多篇(SCI级论文30篇)。主编或参编著作20部,参与编写全国医学院校七年级、八年级《内科学》教材3部。半生的心血,都伴随着血液科临床的磨砺和实验室里不眠的灯光,化作了长长一串无言的文字。

张广森教授是1981年考上研究生的,以全优的成绩毕业后留校于湘雅二医院血液科。1991年5月,他远涉重洋到美国著名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血液肿瘤科做博士后。这位从湘江河畔走出的裁缝的儿子,在异国的学府里系统的接受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蛋白质化学、免疫化学等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技术的训练。就在这里,他以论文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鼠肝素辅因子 II的基因克隆、蛋白质纯化和基因组结构”的研究成果,为日后的基因敲除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然而,令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1994年12月,在美国求学近4年的张广森,不顾导师及同行的一再挽留,毅然放弃别人梦寐以求的美国“绿卡”,携妻儿返国,从此开始了回国创业的艰苦历程。

“医学报国无它物,惟有手中笔如刀”。张广森教授一回到湘雅二医院,就迅速地将他在异国学到的一系列分子医学技术运用于临床。采用经典的细胞形态学,结合新型的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技术对白血病进行诊断分型,大大提高了白血病的诊断水平,填补了省内的空白。结合临床特点,运用基因搜索和蛋白探针技术,临床和基因诊断了大中华地区第一个遗传性血小板病——May/Hegglin异常家系。此项学术成果,居国内领先地位,被人誉为“中国血液病学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97年,张广森教授出任湘雅二医院血液科/分子血液研究室主任。这是一个出类拔萃的科研群体。在他的领导下,血液科确立了 “出血与血栓形成机制”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诱导策略及机制”两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应用分子细胞生物学方法和手段诊治血液病意味着人类对疾病及人体自身的认识由宏观进入微观的分子水平,这方面技术的渗透和应用,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民族医学科学现代化的程度。立志以医报国的张广森,早在 1991年便开始了这一领域的探索。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仍有很多未知数和未能挖掘的空间,临床上对某些疾病的诊断,仅仅根据临床表现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有时仍难作出肯定性的诊断结论。2002年,张教授发现湖南株洲有一个“出血性疾病”家系:在三代五个家系成员中,3例均有反复鼻出血症状,四方求医,无法确诊。他运用临床循证医学及基因诊断技术,确诊其中三例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排除了1例临床疑似病例,并根据病变所累及的类型将其定为 “II型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此项诊断技术填补了国内对该病基因诊断及分型的空白。近些年来,张广森教授在血液病临床研究领域,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娴熟的现代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了一系列的血液病诊断方法与技术,并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先后在国内首次诊断并报道了7种疑难少见血液病(国际/国内刊物),包括“继发于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获得性因子VIII抑制物”的诊断、处理、抗体亚型确定及抗体作用表位识别;成功诊断并治疗一例国际第 3例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因子XIII缺乏、在重庆/上海等多家大医院漏诊的严重出血性疾病病例,并对其发病机制、纤维蛋白凝块的“三维结构”、抗体识别表位等进行了透彻的研究。这类疾病的表型诊断及“分子机制解剖”技术,引起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由此衍生的一系列先进的诊断技术,奠定了他权威的血液病专家地位。他领导的分子血液病研究室先后7次获医院和中南大学医疗新技术一、二等奖,有关“血栓与止血研究系列”获2000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血栓病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筛选/出血性疾病基因及表型诊断系列研究”获 2006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这些是湖南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科技奖项。2010年,张广森教授关于长期打麻将可引起深静脉血栓的研究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柳叶刀》上,并被纽约时报等国内外十余家媒体争相报道,张教授敏锐的洞察力及科研创新思维让他又一次走在了同行的前面。湘雅二医院血液内科在张广森教授的领导,短短十年时间内,从医疗水平到科研成就,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牢牢占据湖南省领先地位,同时也培养出一批中青年骨干力量,为血液科明天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训说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张广森教授以精湛的医术深受患者爱戴,以“视病人如亲人,无德不行医”的服务理念,接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病人。在慕名而来的患者中,有腰缠万贯的大亨,有位高权重的政要,更多的是深受疾病困扰的普通百姓,张教授从来都是不问其贵贱贫富,皆如至亲之想,无作功夫形迹之心,有求必应,精心处方,认真施治,救人无数,而不计报酬。其中一位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多年来一直由张广森教授为其诊治,深为张教授的人格魅力和科研精神所折服,亲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条幅,送至张教授办公室。

作为政协委员,他积极参政议政,提交多份议案。他认为,作为一个医生不能只关心自己的业务,必须要对国家大事、国际形势有所关注和了解,这样才能具有更开阔的视野,也有助于形成全局化的思维,而全局化的思维对临床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正是基于他在这方面的突出表现,2010年,他被评为政协湖南省第十届委员会优秀政协委员。

几十个寒暑交替,面对血液病人期冀的目光,张广森教授在实验室里送走了一个个黑夜,迎来了一个个黎明。尽管岁月无情地流逝,而报国之心依旧。他常自问:“我为祖国的医学做了些什么?”在他的家族,先后有10人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其中具有正规研究学位者6人,教授4人,副教授1人,博导3人,有赴美留学经历者6人。2002年,他再度前往美国最负盛名的哈佛大学医学院做访问教授,从事白血病细胞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半年后,又匆匆返国,继续自己以医报国的赤子之心,耕耘着专注的事业。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张广森教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立足自己,以身作则,以精湛的医术治愈人,以高尚的医德感染人,以奉献的精神教育人,谱写了一曲曲文明和谐的就医乐章。有人叹曰:“天下如张广森者益多,民将健,国必兴!”正是他的一片赤诚之心,赢得了国家和人民的赞誉,给予他“湖南省教委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殊多的荣誉。

“梅花香自苦寒来”,“千锤百炼终成钢”,成功路上布满了张广森教授勤奋探索的脚印,在辉煌的成绩面前,他总是谦虚地说:“古人有云,学者非读万卷书,未可轻言医,医学博大精深,发展迅速,需要不断学习,我要走的路还很长!”

0
-1
收藏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