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全球制药巨轮校准"GPS"

文章来源:医药经济报 发布时间:2011-03-01

展望2011年,17个新兴国家药品销售总额将增长15%~17%,达到1700亿~1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增长尤为显著,增幅将达到25%~27%,为500亿美元,深受世界制药业的关注

由于制药业经常被誉为庞大的货轮,因此,当然不能很快改变航向。在过去的几年间,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趋势被发挥至极点后,制药公司开始花费大量的时间朝着遥远的天际来校准自己的下一步行动。

Pharma 3.0浮出水面

安永咨询公司的Buck Luce将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21世纪初的“重磅炸弹商业模式”称之为Pharma 1.0,在当时大多数制药公司关注的焦点是带来巨额销售利润的1~2只产品所带来的顶线收入。而随着这些“重磅炸弹”专利期满,促成了Pharma 2.0的出现,这个时代的标志是:产品组合多元化和地域多元化。随着制药公司制定彻底改变研发和商业运营活动计划的出台,各大制药公司的焦点已经转移至底线利润。

目前制药公司还在继续按Pharma 2.0运营。除了重新对焦研发线和建立创新型的合作关系之外,制药公司正在寻求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的途径,一般是通过关闭生产基地和裁员来实施。

与此同时,制药公司正在为下一代制药企业做准备,这种企业是被健康产出所掌控,而不是单纯的产品。针对即将出现的Pharma 3.0,Buck Luce预计:“这将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和费用支付者为中心转移。”

她指出,2010年拜耳和任天堂建立了合作关系,在这种合作中通过更大范围的患者参与疾病管理从而影响医疗保健产出。这两家合作公司已经开发出了针对糖尿病患儿的一种血糖监测游戏,在游戏中,玩家通过监测他们血糖水平而获得点数。“这就是拜耳研发出一只产品,并通过医疗器械和信息对这只产品进行包装,从而开发出围绕客户体验和改善糖尿病患者医疗保健产出的品牌,”她说道,“这就是3.0的思维方式。”

另一个例子是诺华、沃达丰、IBM公司开展的生命短讯(SMS for Life)联盟,他们通过移动电话和电子地图技术管理坦桑尼亚135个村庄的药品供应。合作方宣布通过他们的销售监测已经改善了抗疟药的获得条件。

并购仍是发展主题

过去的2010年,绝大部分制药公司的举动无外乎比较平淡无奇的研发线多元化、压缩研发项目和裁员。且2010年也没有发生像2009年那么大宗的并购案,但是各大制药公司的战略仍然是通过并购谋求发展。

2010年初,诺华公司就宣布从雀巢公司收购眼科护理专业公司爱尔康75%的股份,这一交易总额约500亿美元。原诺华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魏思乐表示,这项交易将把爱尔康公司的研究、销售团队以及诸如Infiniti白内障超声系统和诺华公司现有的眼科护理产品有机的结合起来。

对此,瑞杰金融集团股票分析师Eric Le Berrigaud表示,这项收购将可以看成诺华公司彻底重组产品线的一部分。“虽然这是一项昂贵的交易,但这不但能弥补专利到期造成的损失,而且在未来10年可以打造一个新的诺华。”

2010年,诺华公司已经关闭了2008年收购Protez制药公司获得的一研究机构,在一只广谱抗生素Ⅱ期临床试验遇到问题之后。根据协议,诺华公司将向对方支付1亿美元和3亿美元的里程金。诺华公司还终止了两只药物的开发:其一是治疗丙肝的人白蛋白和α干扰素基因融合产品Zalbin,其二是治疗侵袭性念珠酵母菌感染的单克隆抗体Mycograb。

无独有偶,赛诺菲安万特也有一项并购交易刚刚有了新的进展:以201亿美元收购健赞。这一交易将明显增强赛诺菲公司的生物技术产品组合。赛诺菲安万特公司还与印度公司Glenmark制药开展了首次合作,从该公司手中获得了治疗慢性疼痛的候选药物。这笔交易的前期费和里程金将总计3.25亿美元。

与此同时,百时美施贵宝宣布以8.85亿美元收购ZymoGenetics公司。这项交易是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扩充生物制药产品组合一系列计划中最新的一部分。德意志银行股票分析师Barbara Ryan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将这项交易称之为“另一珍珠串般”的收购,珍珠串般的收购指的是此前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相继收购了包括Adnexus、Kosan生命科学和Medarex之类的小公司。

2010年,雅培公司参与了两项著名的收购活动。2月,该公司完成了以76亿美元收购苏威制药公司的交易,这一交易为雅培公司增加了仿制药业务,增强了在新兴市场的地位。5月,雅培公司宣布扩大仿制药业务,并以33亿美元收购了印度Piramal医疗保健公司。这一交易使得雅培公司凭借7%的份额成为印度制药市场的领头羊。这可以说是一令人垂涎的地位,在考虑到未来制药市场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于新兴市场的情况下。

重组和裁员成风

2010年,整个制药行业在R&D和生产上的重组异常活跃。5月,辉瑞宣布关闭位于美国和欧洲的研究机构,这占其研究机构的35%。这一消息是在惠氏的前研发负责人Mikael Dolsten接掌辉瑞的研发大权之后宣布的。而辉瑞的原研发负责人Martin Mackay与5月离开辉瑞公司加盟阿斯利康。

辉瑞随后宣布将关闭位于爱尔兰、波多黎各和美国的8大生产基地。该公司还计划压缩在欧洲、美国和波多黎各另外6大生产基地的规模。这一举措将导致到2015年裁员6000人。辉瑞公司表示,还将裁减超过15%的人员,约19000名,这是收购惠氏之后确定的目标。

阿斯利康公司也宣布了数量可观的裁员,即到2014年裁员8000名。这一波裁员占阿斯利康公司职员数的12%,仅次于此前宣布的高达15000名的裁员潮,而过去的两年内已经裁减了12600名。仅在R&D领域,阿斯利康公司就裁员3500名,从而每年节省开支10亿美元。默沙东公司也宣布将裁员15%,约16000名,这些职员遍布默克公司分布在全球的16个子公司。裁员的重点在R&D和生产领域。

2010年各大制药公司将自己的R&D部门出售给药品服务机构。例如赛诺菲安万特将位于法国Porcheville、位于英国Alnwick的研发部门出售给科文斯公司,并与后者签订了10年总值22亿美元的外包协议。而科文斯还与礼来在2008年签订了类似的协议。与此同时,葛兰素史克将自己的研发机构出售给了服务机构Aptuit和Galapagos。

虽然2010年的裁员潮可以归因于并购后的整合,但是大部分制药公司不得不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寻求改变研究和生产外包的途径。2011年,随着制药公司将资源向优先项目和将开展更多的生产和研发机构外包活动,裁员风暴将愈演愈烈。

2010年,制药公司和学术机构建立起来的研究合作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推进。例如,强生通过其子公司Ortho-McNeil与麻省理工学院David H. Koch癌症综合研究所签订了为期5年的抗肿瘤研究协议。

辉瑞与位于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签订了为期5年的2250万美元的协议,根据协议华盛顿大学将为辉瑞此前研发的化合物或已经被辉瑞公司终止的化合物开发新的适应症。辉瑞表示这是该公司建立类似研发合作关系网络的首个协议。随后,辉瑞宣布与位于圣弗朗西斯科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立可更加广阔的协议。

安进作为建立合作关系的标兵,2009年该公司因为拥有创新性最强的研发线获得制药行业信息和数据服务机构Scrip Intelligence的金奖。安进公司正是由于成功的利用学术合作关系取得了上述成就,据安进公司研发资深副主席Joseph Miletich。

其中的一个案例就是安进公司和范德堡大学之间的药物开发项目。根据协议,双方合作筛选可用的实验室化合物作为变构化合物用来治疗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2010年,安进与Array生物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后者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的协议。

专利悬崖影响渐现

面对几个月之后到来的专利到期高潮,各大制药公司纷纷希望填充研发线,从而助推了这种合作关系的发展。在这一波专利到期高潮中,尤以2011年立普妥专利到期最为明显。而进入2010年,整个制药行业又面临着辉瑞的抗老年痴呆症药安理申(Aricept)、默沙东的高血压药科素亚(Cozaar)、赛诺菲安万特的抗肿瘤药泰素帝(Taxotere)仿制药的挑战。紧随立普妥之后的还有礼来的再普乐(Zyprexa)、百时美施贵宝和赛诺菲安万特的波立维(Plavix)、阿斯利康的思瑞康(Seroquel)。很明显,制药公司已经到了专利悬崖的边缘。

专利悬崖也已经成为各大制药公司CEO们2010年第3季度报告和电话会议的焦点。在专利悬崖的影响下,全球前10强制药公司第3季度的销售额与上年同比持平甚至下降。

礼来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励达承认,虽然2010年礼来公司面临着诸多挫折,例如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的糖尿病药Teplizumab以失败告终,该药物由MacroGenics公司研发,还终止了另外两只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的临床试验。但礼来的销售仍然保持着上升势头。

辉瑞公司首席执行官金德勒宣布,辉瑞正在按计划开展并购后整合项目。“我对整合的速度、到目前为止的成本协同效应和第三季度获以及到目前为止稳健的财务报表感到非常满意,尤其是在这种非常困难的经济形势下。”

葛兰素史克公司首席执行官安德鲁·维迪表示,该公司的疫苗和消费医疗保健品市场的增长弥补了疱疹治疗药维德思仿制药(Valtrex)和FDA对该公司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文迪雅的限制使用所带来的损失。他同时还表示,葛兰素史克正在开展最新一轮的研究机构重组,这其中包括成立更加小型化的研究单位,并作为增长的基础。

普华永道咨询公司药品和生命科学小组负责人Steve Arlington对此表示,葛兰素史克公司的举动可以看作大型制药公司如何加紧通过分化业务和研发行动,将“管理复杂性”的任务分解至规模小、自主性强团队的范例。“目前所面临的压力迫使各大制药公司推向市场的药品不但要有效,而且还能带来医疗保健经济效益。”

制药业的观察家们认为,随着监管机构的监管越来越严格,有创新水平的商业和研发体系将浮出水面。考虑到大型制药公司开始尝试走出困境的方式,因此一点也不惊奇,从2010年到目前,还有一系列交易没有彻底完成,包括赛诺菲安万特收购健赞、诺华公司提议收购爱尔康,以及辉瑞公司宣布以36亿美元收购国王制药,从而加强其疼痛治疗和动物保健品业务。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