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第五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就将举行。该论坛自2006年创办以来,不仅推动健康经济和健康产业迅速发展,同时也见证了中山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历程。
据统计,经过短短10余年的发展,中山生物医药企业已从当初的寥寥数家增加到现在的130余家,助听器更是占据全国75%的市场份额。国家健康产业基地及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两大基地吸引了默克雅柏、德国格兰泰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先后落户。
生物医药产业异军突起
据统计,2009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总销售收入达753亿元,其利润增长率高达70%。同期,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约150亿元。
通过这组数据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中山生物医药产业从小到大,渐成规模,在全国所占比重越来越打,影响力也越来越高。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中山市重点打造的新型支柱产业,近年来一直呈稳步发展的态势。据统计,全市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由2001年的32家增加到现在的130多家,助听器更是占据全国75%的市场份额。2009年,金融危机下生物医药产业却逆势而上,全年累计实现约150亿元产值。目前,中山已吸引了默克雅柏、德国格兰泰、瑞士辉凌、广东九州通、美国安士、中智药业集团等50多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落户。
中山作为全省产业集群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生物医药产业从一开始就沿着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并形成了良好的研发、转化、生产、推广的产业链。
早在1994年就与国家科技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创办了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开始规划实施健康食品、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和发展。如今,中山市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基地总体规划达到美国Ft)A、NIH和中国SH)A认可的标准,并建立了自己的药物研究所和药厂,与韩国、香港等海外机构及省内外多家院所、企业合作开发新药,目前已有百余家包含了药品、保健品、生物制品及医疗器械、医用包装、健康相关产品的中外大型企业,共同铸就了一条从研发、临床试验、新药申报到原料供应、成品生产包装再到市场推广的产业链条和医药工业体系。
此外,中山市又于近年启动华南现代中医药城项目,建立了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中医药发展体系,形成以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为主体,产业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医药产业聚集高地。
利好频传行业前景广阔
国家健康基地和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犹如两条强有力的腿支撑起了中山生物医药产业的天空,确保了中山健康产业平稳快速发展,奠定了其在省内乃至国内的江湖地位。
正是基于中山健康产业渐成规模且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健康产业定位为中山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根据《规划纲要》,中山将重点发展“临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和健康产业基地”。
日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大力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决定》的出台,对于正处高速发展期的中山生物医药产业来说,再次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国内有关专家指出,除《决定》要求大力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之外,如今最引人注目的当属《2010-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由发改委牵头,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等部委参与,其发展重点将落在基因药物、治疗性疫苗、小分子化学药物等。新的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将引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走上一个新台阶。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山生物医药产业本身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国内也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各项利好政策频繁出台,无疑将进一步刺激中山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频频出台的利好政策,也提升了中山健康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的信心。据记者了解,目前健康基地正计划吸引一大批健康医疗信息公司落户中山,建立以健康医疗信息为中心,集软件开发、智能医疗器械制造、会展、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预计两年内健康信息业产值达20亿元,五年内达到100亿元。
研发能力偏弱发展受制约
一方面有10余年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在各种利好政策的刺激下,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依然步入快车道,但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自主技术创新机制尚未形成,企业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较弱,将严重影响中山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市内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自主研发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是生物医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尽管中山市政府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大研发的投入,但研发的主体却是政府,企业对于研发的自主投入相对较少。
“一些中小企业只想坐享其成,不重视研发的投入,每年投入新药研发方面的资金不足销售收入的1%,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机制尚未有效形成。”该专家表示,这使得许多生物医药企业缺少甚至没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他们大多数产品的核心技术是引进的,或者是靠合资合作发展而来的。而依照国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经验,企业应该是研发和创新的主体。
此外,尽管中山市非常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科技队伍,但总体上来说,创新队伍人员数量少。据相关统计,截止2009年,中山市从事生物医药的科技人员不足1万,而阿斯利康公司的专业研发人员就已达到了1.2万人。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除了科技人员以外,还需要大量的专门从事生物医药项目评估、产业化合作和市场运作的生物医药产业化专门人才,以及既懂医药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而中山市对于这些专门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都是十分缺乏的。相关专家表示,人力资本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生物医药产业的管理和创新,同时也影响了中山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