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1日,国家药监局印发了《关于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电子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凡是生产基本药物品种的中标企业,应在2011年3月31日前加入药品电子监管网。而作为惩罚,国家药监局同时规定从2011年4月1日起,对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没有入网及没有使用药品电子监管码统一标识的,一律不得参与基本药物招标采购。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按照新医改中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一项重点内容,对国家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电子监管早已写入了新医改方案。虽然实行对基本药物的全程电子监管可以有效的跟踪药品从生产、流通、销售的各个环节,出现问题也可以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基本药物全品种纳入电子监管并不被人们看好。
郭凡礼指出,基本药物全品种纳入电子监管不被人们看好的首要原因是对于负责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码的运营企业并没有经过任何招标的环节,这是众多企业、电子监管码运营商质疑声最为强烈的地方。按照《中国反垄断法》的规定,任何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而中信21世纪科技全权承担该电子监管系统的研发和平台建设,让人们不得不对其间可能存在的利益分享产生怀疑。
其次,基本药物全品种纳入电子监管不被人们看好是因为这项方案无疑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导致药品经营企业的成本提高。基本药物本身利润微薄,成本一旦提高可能反而使得基本药物的生产企业放弃生产。而企业实施基本药物电子监管之后,对于设备的投入、人员的培训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必然会使得一些基本药物的生产企业产生抵触情绪。
第三,基本药物全品种纳入电子监管还可能使得数据难以覆盖全面并产生安全风险问题。我国有3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1万多家药品批发企业,基本药物全品种纳入电子监管并不能确保每家药企、批发企业都能够覆盖,也不能保证每家药企如实的上传电子数据。另一方面,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系统每天处理全国的数据,对于这些数据的安全和如何有效监管都引发人们的担忧。
最后,让人们同时担忧的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电子监管究竟有多大的实施效果。从目前的政策来看,基本药物的电子监管并没有涉及到药品的生产过程,这样产生的后果将是一些劣质药只要贴上电子监管码就可以正大光明的流入市场。另一方面,让人们费解的是医疗机构此次并未纳入到基本药物的电子监管范围内,这也使得人们对电子监管的效果产生质疑。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为了保证基本药物电子监管工作的顺利推进,国家药监局在经费保障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还申请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专项资金。但是,面对公众对此项工作的质疑,政府、监管部门、软件运营商以及药品的生产企业如何加强合作、相互协调都成为基本药物电子监管工作下一步的重点所在。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目前,国内各地已经开始实施基本药物电子监管,比如江西省吉安市在辖区内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内安装电子监管系统,对药品经营使用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湖南省也对省内77家基本药物的生产企业进行电子监管培训,正式启动基本药物全品种的电子监管工作。(中投顾问)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