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药制度实施对商业公司来说集中程度很大,原来的一级商很多都没有配送资格了,有资格的又可能不一定有能力开拓终端,分销商的渠道也开始收缩,现在正是变化的阶段。”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路径调研”江西站中,汇仁医药总经理丁晨昌如是告诉记者。
显然,基药制度实施首年,医药行业首当其冲的就是各省基药集中采购配送之争。而对于医药商业流通领域而言,由于国家政策和政府意志导向是集中,各省在基药配送商遴选上“偏爱”大企业,这对医药商业格局冲击很大。据本报记者了解,由于基药采购配送问题逐渐凸显,卫生部正在着手制定《基本药物采购配送意见》,据称这一基药采购配送的全国统一标准将于今年年底出台。
江西基药配送“2+1”之争
基药制度推进半年多以来,江西基药配送的格局是高度集中于汇仁医药和江西南华医药两家省级配送商,即江西省医药商业流通的前两位“老大”。
而出现高度集中的原因,就在于江西省基药配送商遴选是“2+1”方案,每个地市可选择2家省级配送商和1家当地配送商对试点乡镇卫生院进行基药配送。
2009年11月20日,江西省公布了《江西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暂行)》,并于12月1日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国家基药试点工作。按照实施方案,到2009年12月底以前,全省491所乡镇中心卫生院以及萍乡、新余、鹰潭3个设区市所有政府主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全部实施基药制度。
12月14日,江西省药品招标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配套的《2009年度江西省国家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送企业招标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的要求明显是倾向于大企业:配送企业除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配送能力等基本条件外,还规定:负责全省范围药品配送企业,须同时具备“企业上年度药品销售总额超过2亿元以上”、“物流设施设备,仓储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冷库不少于100立方米)”、“配送网络能够覆盖配送服务区内的乡镇卫生院(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条件;负责设区市范围药品配送企业,必须同时具备“本辖区内药品批发企业上年度药品销售总额超过3000万元”、“物流设施设备,仓储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冷库不小于50立方米),覆盖辖区配送范围的配送车辆不少于4辆以及覆盖服务区内的配送网络”。
按照“实施细则”,将从符合省级配送报名条件的企业中评选出10家入围的省级配送企业;每个设区市在入围的企业中,评审出3家中标企业,其中,省级配送企业2家,市级配送企业1家,即通说的“2+1”模式。
江西省基药配送规定意味着江西255家药品批发企业,在基药配送市场上已“死伤”一大片。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市场监督处处长汪汛告诉记者,整个江西药品市场在60亿~80亿元之间,有255家药品批发企业,另外,还有70多家非法人单位。
配送过于集中也有弊端
事实上,配送过于集中江西并非是个案,基药制度在各省市的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呈现出了配送商集中的局面:北京市社区医院的配送高度集中于北京医药股份、上海市社区医院配送最大的赢家是上海医药股份、山东医药市场重镇潍坊基药配送集中于山东海王等等。
以行政手段推向基药配送集中,引发的则是类似“上书”事件不断。6月份,重庆市渝北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重庆天圣制药状告重庆市卫生局一案,将产业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基药上的矛盾推向了顶峰。
“实际上我们不反对集中,大企业在基药配送中最有实力。只要能保障基药的配送和质量,能确保降低药价和老百姓受益,为何不能向大企业集中?”九州通业务总裁耿鸿武如此认为。他的这一观点,也代表了很多大医药商业的看法。
众多中小医药商业公司却有不同的声音:大企业在基层医院的配送能力方面还有欠缺,这不利于基药的配送到位,而中小企业在各个区域的基层医院药品配送市场上本来就做得很好,被剥夺了配送资格之后企业如何生存。
而从本报记者对广东和江西两省的调研来看,基药配送集中也有不少问题,“二次招标”、“政府以市场份额换低价”的现象较为普遍。
丁晨昌向记者反映,江西某些县域就出现了配送商“二次招标”的情况。“二加一,还是有3家配送商,县卫生局就让你们3家让利,谁让利得多就给谁配送。”而这一情况,在广东中山小榄镇也有出现,商业公司最大让利的品种达到28个点。而基药配送的毛利率,普遍只有5~8个点。
“基药配送具有‘寡头配送’的特点,有些地方政府以市场份额换低价,逼商业公司让利,商业公司再向上游挤压,生产企业如何能够保障质量?”汇仁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熊晓明举了一个例子:包装为0.25克/24粒的头孢拉定,市场价就3块多,但原料、胶囊、生产加起来,这一价格还不够生产成本。
“国家基药目录307个品种中,由于厂家不投标,目前包括氯喹、伯氨喹、阿米替林等口服剂,普鲁卡因、乙酰胺、抗狂犬病血清和抗蛇毒血清注射剂等23个品种,南华无法配给乡镇卫生院。”江西南华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国宝告诉记者。
许国宝认为,厂家不投标的原因,就是因为中标价太低,或者实际的交易价太低,而导致厂家“价格倒挂”。
如此看来,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上存在的种种弊端,亦正不可避免地在基药采购配送上出现。而这些争议,从侧面也反映了业界对于全国统一的“基药采购配送意见”出台的期盼。如何确保基药按质按量配送,同时兼顾公平,成为摆在政策制定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