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起,新冠病毒变种“奥密克戎”向我们展露了它的狰狞面孔——数个省份、大城市接连中招,直到小编下笔此文时,窗外北京城的疫情仍在继续。
在本次疫情中,上海深受疫情影响,不少药厂被迫停产,即便是能在封闭式管理下维持生产的药企,也将面临原材料短缺的困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了呢?有专家分析,本次疫情如此严重的一大原因在于轻微症状、无症状患者居多,公共卫生介入的时点被大幅延后,病毒传播的范围由此扩大。
虽然因为疫情,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但人的思考却不能停下。这次疫情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防微杜渐,主动出击”,这是我首先想到的答案。既然病毒藏身于人群中,那我们只能主动去开展核酸检测;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制药行业——主动做好未来的规划在形势多变的时代尤为重要。在疫情中,人力受到较大限制,制药企业应意识到布局智能化、自动化建设需尽早提上日程,它不只是一种提升生产力的手段,也是一种切实的保险策略;同时,面对国内供应链的再次动荡,利用可靠的技术长久地储存原材料也变得更为重要。
另外,疫情肆虐,新冠治疗药物的研发上市迫在眉睫。这既是制药企业的机遇,也是社会责任。近期,辉瑞的新冠口服药以高昂定价进入我国市场,所幸我国研发的新冠治疗药物如VV116等也陆续出现。未来,中国制药行业有望进一步发力,打破国外垄断,提高这一广泛疾病治疗药物的可及性。但这还不是终点,已有科学研究表明,感染新冠有可能带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增高,嗅觉、味觉失灵等多种后遗症,如何研发出治疗这些后遗症的药物,也将是制药企业未来面对的挑战。
面对疫情,许多制药企业不得不停工停产,但制药行业的发展不能停步。越是在艰难时刻,我们越是该冷静思考,因为疫情肆虐在城中,解围之道在心中。
加载更多